思明區文明實踐“軟實力”引領人民城市“發展力”
2025-06-02 15:31:03?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向海而生·玉沙坡”文明實踐場景主題地標,讓群眾感受城市文明的美好。 “思明·文明學習時間”宣講團成員在主題巴士上宣講文明實踐成果。 東南網6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林聞 傅韜旭 通訊員 薛曉瑩)初夏午后,漫步在廈門市思明區,每一步都踏響文明的樂章——沙坡尾的木棧道上,貝殼煙缸靜臥桌邊,提醒行人“煙頭不落地”的文明約定;中山路的騎樓下,南洋風情的商鋪與國潮文創碰撞,歷史街區的脈搏隨鷺江潮涌跳動;老劇場公園的茶桌旁,閩南呷茶聲里飄著非遺曲藝的悠揚,八市升騰的煙火氣中,老廈門的市井溫情與現代文明悄然相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新形勢下,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應該怎么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024年底,思明區聚焦“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目標,在全省率先探索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帶項目——“風潮共海生”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培育形成開放式、互動式、沉浸式文明實踐場景。 潮,是文明新風激蕩的時尚律動;海,是歷史沉淀的包容胸懷。作為福建全省首條文明實踐帶,“風潮共海生”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深入挖掘、梳理、整合、盤活沿線歷史底蘊深厚以及富含現代生活特色的文明實踐資源,探索“1234567+”工作法,將全域文明實踐內涵延伸,推進移風易俗,推動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不斷提升。 以文化人 激活文明實踐陣地生命力 “這里不僅免費提供茶桌茶具和熱水,還能免費觀看表演。我和好姐妹幾乎每天都來坐坐,日子過得比茶湯還有滋味?!鼻宄浚忻窭钚朗炀毜貜睦蟿鑫幕珗@一側的倉庫搬出桌椅,擺好茶具,泡上一杯好茶,就著舞臺上正在演出的四散談《廈門茶文化》,同朋友呷茶話仙,好不愜意。 位于老城區的老劇場文化公園是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六大主題文明實踐場景之一——“老城印記·煙火氣”實踐場景的主要點位。 “借助鷺江老城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我們定期開展南音、歌仔戲等專場非遺表演,受到許多市民的歡迎?!贝笸鐓^黨委書記陳麗萍說,通過通俗易懂、接地氣的表演方式,市民能夠沉浸地感受城市文明,聆聽思明故事,感受文明創建成果帶來的幸福感,在品茗聊天中潛移默化地提升文明素養。“公園已經成為周邊居民休閑議事首選場所?!?/p> 為何要大力推進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精神富有提供“物理空間”,讓人民群眾無論是宣講宣傳還是閱讀觀影,或者是參加文化活動都有“固定場所”。有了場所,文明就有了“觸角”,可以延伸到基層,走到群眾身邊。 老劇場文化公園是思明區盤活城市舊資源,激活文明實踐場景新生力的生動縮影。在思明的老城區還藏著許多如這里一般的“文化遺珠”:當開元路上斑駁的老墻變成會講故事的彩繪長廊,孝親睦鄰的典故在磚石間跳躍;當曾厝垵咖啡店的拉花浮現“誠信”字樣,光影間變成游客珍藏的城市記憶;當華新路網紅墻的鏡面反射出“最美鄰里”的影像,思明區正用最柔軟的創意,把文明的種子種進每雙路過時帶笑的眼睛里,讓文明宣傳成為市民游客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美好遇見。 不難發現,只有以人為本,本著陣地隨人、服務隨需的原則,才能讓文明實踐可感可及、“破圈”引流,真正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關心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通過深入挖掘、梳理、整合、盤活城市開放型空間所承載的類型豐富、底蘊厚重的文明實踐資源,如今的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形成了內涵多樣的六大主題場景,160余個文明實踐場景突破以往單點式的文明實踐模式,實現“單點分散”到“全域聯動”的陣地煥新升級,形成開放共享打卡空間,使文明實踐成為隨處可見、可感、可觸的美好。 共建共治 協同發力建設城市文明 近期,細心的市民注意到,沙坡尾的街頭巷尾多了幾處公廁指示標識。原來,這是沙坡尾文明商家聯盟與社區協商溝通后,為街區“量身定制”而成?!爸敖洺S杏慰蛠斫鑾?,我們也不好意思拒絕,但其實僅僅600米長的沙坡尾街區就設有兩處公廁。各種標識的設立,方便了我們給游客提供指引,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醒著人們文明的做法?!钡赇伬习鍌儗@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連聲稱贊。 共建美好家園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作為思明區文明實踐創新地,2024年底沙坡尾成立了全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商家聯盟,通過召開商家議事會、商圈走訪等方式加強聯盟商家之間的資源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同時,“沙坡尾文明商家聯盟”微信群正式啟用且24小時在線,商家建議一鍵直達街道,方便大家為街區集思廣益。 沙坡尾社區黨委書記許長忠表示,在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牽頭下,沙坡尾文明街區聚焦“文明實踐+基層治理”,發布《文明商家聯盟公約》,打造文明實踐主題打卡點,推動適當跨店經營等舉措,持續推動“政府主導、商家聯盟、社會參與”新模式落地見效,將文明實踐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營商氛圍。 群眾提出的意見及時反饋,群眾身邊的問題快速解決,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目前,思明區10個街道已陸續成立“文明商家聯盟”,超1000家商戶報名加入,為基層社會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活力。同時,在文明商家聯盟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群眾發揮各自所長,參與到社區提升工作。 從沙坡尾出發,漫步于思明各個角落,文明的印記早已悄然融入市井肌理——嘉蓮里街區打通磐基中心與街區散戶消費積分體系,實現150余個商場停車位全街區共享,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溪岸花市的手推車在石板路上輕輕搖晃,鄰里相借的默契里,流淌著誠信互助的溫暖注腳;西堤咖啡街的便民飲水點,用一杯水的溫度,為新就業群體寫下這座城市的善意詩篇……在這里,每個轉角都藏著會說話的風景,每位駐足者都成為文明故事的創作者,那些與景致自然相融的價值理念,正通過無數自發留影的鏡頭,定格成屬于這座城市的溫暖記憶。 通過政府牽頭,發揮文明商家聯盟撬動、帶頭作用,引導、提升市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和主動性,推動多方協同共治,思明區實現城市文明從“單一管理”到“多元共治”的深度轉變,打破基層治理壁壘,實現文明實踐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為城市精細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全民參與 城市文明何以生生不息 “有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日常生活當中參與文明實踐的經歷?”在文明實踐主題實踐巴士上,“思明·文明學習時間”宣講團成員范曉峰的提問,得到了市民游客熱烈地響應。 每到周末,在思明的大街小巷就會出現一群和范曉峰一樣的“思明·文明學習時間”宣講團成員。他們中不僅有專家學者、道德模范,還有市民代表宣講員為文明實踐帶“代言”。 “思明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紅色資源,還連續六屆榮獲‘福建省文明城區’稱號,希望通過我們的講述,大家在游覽美好的自然風光時,也能很好地感受到文明之風。”范曉峰說,自己是在三年前加入宣講團,“自從有了文明實踐帶,我們的宣講場景更加豐富。通過我們在實踐帶上的宣講,同步結合打卡文明實踐場景,文明實踐變得更加可感可及?!?/p> 優秀的文化不僅彰顯了城市底蘊,還發揮著凝心聚魂、教化人心的作用。目前,依托“思明·文明學習時間”宣講團,思明區將黨的創新理論帶進各大文明實踐場景,通過互動式、沉浸式宣講的方式,帶領市民游客在真實場景中潛移默化地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生動鮮活。此外,文明實踐帶特別上線文明實踐主題巴士,以公交車為載體,打造移動文明驛站,將思明區的文明實踐成果,以及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進行全面生動的展示,帶領市民群眾快速便捷打卡文明實踐場景,深受市民群眾喜愛。 “這幾年,‘思明·文明學習時間’宣講團隊伍不斷壯大,報名參加文明實踐活動的市民也越來越多。”范曉峰說。思明文明實踐活動已實現從“組織參與”“自覺參與”到“秒殺報名”的升級,參與文明實踐成為市民時尚的生活方式。 建設城市文明需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持之以恒、綿綿發力,讓文明習慣深入人心,讓成效變為長效,讓城市文明得以持續“保鮮”。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一定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彼济鲄^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思明區推動組建區級“思明·文明學習時間”宣講團、法律顧問團、共建單位聯盟和街道級文明實踐帶黨組織、文明商家聯盟、房東聯盟、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等七類隊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不同領域的創造力。同時,鼓勵基層大膽創新求索,持續激發文明實踐活力。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近年來,思明區堅持文明創建“為民、惠民、靠民”,聚焦“全時全域、常態長效,高標高質”,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加強群眾家門口的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借助打造文明實踐帶等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引導市民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推動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促進思明區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讓文明新風浸潤城市肌理、滋養群眾心田,為城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