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各區老年大學打造各具特色辦學模式
2025-05-28 09:18:4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里的老年生活有“知”有味 廈門各區老年大學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各具特色辦學模式 亮點 ●思明區老年大學創新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聯辦體系,突破傳統辦學模式,將教學點不斷延伸。 ●湖里區老年大學創新打造“牽手共學、成果共享、境界共進”的代際文化品牌。 ●集美區老年大學將以“荷葉說唱”為代表的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特色課程體系,打造出特色鮮明的文化養老品牌。 ●海滄區老年大學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的“厝邊學堂”獲評廈門市首批老年教育品牌項目。 ●同安區老年大學“松柏林”志愿服務隊截至去年底已累計發動4455人次(黨員839人次),開展368場志愿服務。 ●翔安區委老干部局聯合區老年大學推出“1+3+5”智慧助老項目,入選教育部“智慧助老”優質教育培訓項目。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睿 通訊員 翁小華)2025年廈門市、區老年大學校長聯席會議日前召開,各區老年大學在會上充分交流了辦學經驗與創新成果。 在我市構建的市、區、鎮(街)、村(居)四級老年教育體系中,區級老年大學承擔著承上啟下的樞紐功能。這些學校依托區域資源優勢,不僅在地理空間上貼近老年學員生活圈,更通過整合轄區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當前,這些扎根基層的區級老年大學,已成為廈門老年群體求知求學、樂享生活的文化殿堂和重要精神家園。 老有所為 志愿服務擦亮銀齡先鋒底色 在同安區老年大學,老同學們都以加入“松柏林”志愿服務隊為榮。這是近年來同安區老年大學以黨建為核心引擎,積極組建的老年志愿服務隊。至2024年底,“松柏林”志愿服務隊已累計發動4455人次(黨員839人次),開展368場志愿服務,相關事跡登上《中國老年報》、學習強國等平臺,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 “松柏林”的紅火,得益于學校創新構建“黨建+志愿服務”模式,在同安區委老干部局指導下,同安區老年大學成立兼合式黨支部,將200余名黨員按班級專業劃分為黨小組,組建14支老黨員志愿服務隊與3支特色服務隊,系統化打造“松柏林銀發先鋒”黨建品牌矩陣。在兼合式黨支部引領下,老年志愿者們活躍在關愛下一代、文明城市創建、矛盾調解、治安維護、文化繁榮、鄉村振興等領域。學校也不定期通過舉辦經驗交流、主題攝影展等活動,持續提升志愿者的參與感與成就感。 各區老年大學都有“老有所為”的精彩故事。每逢六一、國慶等節日,湖里區老年大學藝術團就會與轄區學校的孩子們一起登臺演出。學校始終秉承“助力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初心,創新打造“牽手共學、成果共享、境界共進”的代際文化品牌。通過開展“五老銀發講師團巡回宣講”“藝術團公益展演”“校際書畫聯展”“暑期文化夏令營”等活動大手牽小手,幫助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和優秀傳統文化,寫就“銀齡護苗、老少同心”的溫情樂章,近三年來累計惠及轄區中小學生超3萬人次。 在海滄區,近年來,區老年大學充分挖掘老年學員社會價值,成立銀發法治藝術團,以歌舞、情景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開展普法宣傳。該校聯合區司法局推出“法治大篷車海滄走透透”系列活動,深入轄區各村居、商場等地,將法律知識巧妙融入文藝表演。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活動10余場,惠及群眾5500余人次。 集美區老年大學組建涵蓋音樂、舞蹈、模特等領域的10支“晚霞志愿服務隊”,建立“月月有主題,季季有展演”的常態化服務機制。2024年共開展養老院慰問演出、社區文藝輔導等公益活動23場,既展現老年學員的學習成果,更搭建起服務社會的實踐平臺,累計參與學員達800余人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