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網絡形象指數報告(2025)》發布
2025-05-27 09:19:58? ? 來源: 網信廈門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國城市網絡形象指數報告(2025)》發布!廈門以“高顏值+國際范”長紅出圈 5月24日,“中國城市網絡形象指數”發布會和中國城市網絡形象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中國城市網絡形象指數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等院校共同編撰,圍繞傳播、文化、經濟、生活、治理五大維度構建評估框架,全景式呈現全國105個大城市的網絡形象建設成效。其中,廈門憑借獨特優勢在傳播維度實現“破圈突圍”,引發廣泛關注。 《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城市網絡形象整體呈現出“東部城市領跑、中西部核心城市多點開花”的特征。在城市傳播網絡形象維度的排行榜上,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天津、成都、杭州、哈爾濱、廈門位居全國前十。廈門在84座Ⅰ型及Ⅱ型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報告》數據由智慧星光、美團等機構提供。 《報告》評價稱,廈門出色的城市傳播策略有效提升了其整體網絡形象,實現了高顏值生態花園風貌、閩南風情與國際范兒的無縫銜接,屬靠實力“出圈”的傳播頂流。廈門的傳播經驗體現出當前城市網絡形象建設的三大趨勢:一是生態資源與城市氣質融合帶來的長期傳播優勢;二是社交傳播與公共事件協同帶動的話題破圈力;三是城市認同與國際表達并重形成的全域傳播格局。廈門在這一輪城市網絡形象評估中的崛起,不僅增強了城市自身的傳播力與軟實力,也為I型城市在全國范圍內脫穎而出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模板。 關于“網紅城市如何成為‘長紅’城市”,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姚玉萍介紹,廈門的經驗是在城市網絡形象塑造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城市歷史、文化、民俗、生活等深度內涵,努力培育多元化生態,避免城市陷入公眾單一的標簽化認知。同時要認識到城市網絡形象建設是一個協同的過程,需要政、企、民共同參加,需要更多的市民主動為城市代言。此外,要完善城市治理能力,對于大家關注的流量要有預警機制。 姚玉萍認為,網紅是一時的流量峰值,“長紅”則是持續價值的認同。對于城市網絡形象的塑造,不能簡單追逐短期曝光,而是要深耕文化厚度、服務溫度以及創新力度,從而實現由“打卡地”到“目的地”、從流量經濟到留量經濟的目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