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智產投2025 AI+投資發展論壇在廈舉辦
2025-05-24 22:10:11?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與會嘉賓在圓桌討論環節碰撞出思想火花(主辦方供圖) 在項目展示環節,四家AI領域標桿企業帶來了技術應用案例。 上海智峪生物科技創始人王晟現場演示通過AI與合成生物學的融合構成算研產銷的業內領先的閉環模式,賦能生物基原料全流程制造及銷售,平臺憑借強大技術實力,將合成生物產品研發周期從漫長的5年大幅縮短至18個月,成功突破合成生物學“卡脖子”難題,為生物智造領域帶來革命性突破;深圳開鴻數字產業戰略投資部總經理韋家燊發布 “1個開源鴻蒙 OS+1000 個行業場景” 生態戰略,有望徹底重塑智能制造底層架構,引領行業邁向新高度;深圳市玄羽科技創始人李鴻峰以CNC機床實時工藝改進為切入點,展示 AI 技術在機加工領域應用的卓越成效,助力下游客戶增效高至20%,成本直降高至30%,顯著提升企業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且將算法產品標準化;新石器慧通公共事務總監翟宇嘉描繪了無人駕駛配送車的城市應用藍圖,其“車 — 路 — 云”協同系統已在北京、上海等20座城市落地,實現日均50萬單無人物流配送,為智慧物流發展樹立全新標桿。 圓桌討論環節,與會嘉賓碰撞出思想火花,達成諸多重要共識。 嘉賓們強調,AI創業企業需兼具技術研發、資金儲備與商業化能力,早期應選擇懂技術邏輯的資本,中后期引入具備產業資源的戰略投資者。技術商業化應分階段推進,短期聚焦高價值場景驗證技術,中期構建行業解決方案,長期形成技術生態閉環。 面對行業可能存在的資本過熱現象,專家認為適度熱度有助于人才匯聚與技術迭代,但必須警惕概念炒作,切實以解決行業痛點為導向創造價值。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創業公司應深耕細分領域,打造差異化技術壁壘,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同時,企業要把握政策紅利與資本支持機遇,平衡好技術創新與商業回報,理性看待估值,扎實推動技術落地。未來十年將是中國 AI 實現關鍵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的黃金窗口期,各方需攜手共進。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