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集美(端午)詩會同題詩作品選登
2025-05-21 11:06:15?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海的一半是詩歌——第二十屆集美(端午)詩會同題詩作品選登 ■承辦單位: 廈門市集美區作家協會 廈門市集美區宣傳事務中心 廈門市集美區融媒體中心 集美報社 《集美風》雜志社 ■指導單位: 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 福建省作家協會 中共廈門市集美區委宣傳部 廈門市作家協會 廈門市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端午情思 ●陳茂貴(福建) 端午的風, 輕拂歲月的滄桑。 汨羅江的水, 流淌千年的悲愴。 那空中飄蕩的粽香, 是人們對屈原的念想。 龍舟競渡, 鼓聲激昂, 人們的吶喊, 穿越時空的屏障, 傳承著一種精神, 凝聚著無窮能量。 那是對祖國的熱愛, 激發人們對民族復興的熱望! 五彩的絲線, 纏繞誠摯的祈望。 雄黃酒的醇香, 喚醒古老的懷想。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 我們沐浴著傳統文化的輝光。 端午, 是一首深沉的詩歌, 寫滿歷史厚重的份量! 端午, 是一幅凝重的畫卷, 描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這個傳統節日, 讓我們品嘗著粽子的清香, 承載著愛國的情長, 汲取屈原精神的滋養, 共同用青春熱血, 譜寫中華民族的璀璨詩行! 滄浪歌 ●任家潮(安徽) 萬頃滄溟韻作歌,潮生思緒復如何? 凌霄自有嘉庚骨,破浪當懷靖節波。 蒲酒洌,艾香羅,舟搖漁火碎星河。 鷺江風拂千帆影,墨染山川頌嵯峨。 誦給波濤的詩行 ●華曉春(福建) 海的洶涌里 潛著鷗鳥的飛翔 魚的沉默 以及浪的歡舞 落水的嘆息 其實是去了另外的航道 不再等晚霞遲來的紗巾 學一只寧可按下云頭的鷹 其間的一行白鷺 何嘗不是一群向上游的鯨 太陽和月亮 是兩團太刺眼的餌 而五月初五爭渡的龍舟 分明是一針比一針尖銳的線 一縫再縫天地的罅隙 不再讓出抬頭與俯瞰的瞬間 像父親和兒子并肩立于地平線 生與死潛伏在同一個身體里 流連岸上半生 我只將一句詩行誦給波濤 海,即刻分作兩半 一半泛起平平仄仄的迷幻 一半沉入更加深邃的蔚藍 海峽寄語 ●湯云明(云南) 海的那一半是大海,也醞釀詩歌 故鄉的另一半是故鄉,也養育詩人 因為那邊有親人,有同胞,有兄弟 在每一個幸福、快樂的日子里 擊節而歌,踏歌而行,龍舟競渡 只為你能夠聽到、看到、感受到 陽光、沙灘、海浪、汽笛的呼喚 故鄉的云彩,是那么的雪白、深情 那些走近又走遠的船只 在海水里航行,在詩歌里舞蹈 海峽很窄,不及我們對視的目光 海峽很淺,淹沒不了兩顆碰撞的心 每一個清明、端午、中秋、春節 我們都反復咀嚼著余光中的《鄉愁》 默唱著《我的中國心》《龍的傳人》 把另一半海水,燃燒成火焰 沸騰成血液,連通成血脈 讓我們把心靈深入大海、寄托大海 去捕撈那一半詩情和畫意 讓海風傳遞過聲聲呼喚 哪怕只言片語,字字句句都是 回歸、回歸、回歸 半海鄉愁半海詩 ●王迪(山東) 夜深了,海潮退而復還 沙灘上,留下月光打濕的印 對岸的漁火,是星辰的碎片 還未熄滅的,遙遠的惦念 空氣里,是艾草的氣息 是五月,從閩南吹來的信息 龍舟鼓點,曾在誰的夢里擂響 又沉入浪花,化作過往 想起那些,向著海矗立的脊梁 風雨中挺立,如同信仰 一磚一瓦,都刻著歸來的渴望 和傾盡所有,澆灌未來的滾燙 這灣海水,一半是濤聲的拍岸 一半是血脈里,剪不斷的呼喚 當五彩線系上手腕 誰在輕聲問,那艘船何時還? 海,一半是鄉愁 一半是詩行未展 龍舟辭 ●蘇曉慧(黑龍江) 當龍舟切開水面時 整片的海,都開始吟誦 那些沉沒的楚辭 在浪尖上,站成了 ——潔白跳躍的標點 我們用撒網的弧度 打撈起,兩千年前的月光 每尾銀魚鱗片上都刻著 《天問》的片段 晾在夕陽里的漁網 曬出了《九歌》的韻腳 粽葉,包裹著滄浪之水 解開時,便涌出了 帶艾草香的平仄 而沉底的那些石頭 ——依然保持著 《離騷》的排版格式 陣陣鼓聲,在血管里漲潮 我們劃槳的姿勢 越來越像,那個投江的詩人 在書寫,他最后的斷章 當所有,所有的浪花 都成為了詩行 海平線,便輕輕合上 像一卷卷讀完的竹簡 我們站在船頭 成為了這首長詩里 最新鮮的,兩個漢字 注:以上作品均為同題詩,標題由編者修改。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