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舉辦第三屆“誠毅之家”家庭教育研討活動
2025-05-21 11:00:55?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協同育人 共建大思政“教育場” 集美區舉辦第三屆“誠毅之家”家庭教育研討活動 集美區踐行嘉庚先生的教育初心,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圖為集美二小開展家校社活動。(本組圖/集美二小 提供) 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上周是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為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年-2035年)》等重要文件精神,5月16日,由集美區教育局、集美區婦聯、集美街道共同主辦的集美區第三屆“誠毅之家”家庭教育研討活動在集美二小拉開帷幕。 活動中,集美區率先全市成立家委學堂、家委教育基金,進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支持系統”,共建大思政“教育場” ,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生態圈。 創新成立家委學堂 設立家委教育基金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嘉庚故里一直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陳嘉庚先生曾說:“治家之道,仁慈孝義,克勤克儉。”嘉庚先生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嘉庚教育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2023年開始,集美區連續舉辦全區家庭教育研討活動,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共育新思路,提高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水平。作為今年活動的“重頭戲”,集美學村家長學校家委學堂、集美學村集美第二小學“汪淵”家委教育基金當天正式成立。 家委會一頭連著學校,一頭連著家長,是密切家校溝通、促進家校合作的重要橋梁。在集美,全區所有中小學均成立了家長委員會。“有了家委會的平臺,不僅班里的孩子們有更多開展課外活動、探索不同領域的機會,實際上家長也有所受益,好幾位爸爸因為參與家委會工作而增加了親子時間,改善了親子關系。”集美二小家委代表薛蕊說。 此次掛牌的集美學村家長學校家委學堂設在集美二小“汪淵樓”,擁有會議室、講堂、圖書室等豐富的功能空間,今后將根據家長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指導課程,開展親子活動,以家委帶動家長,提升家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集美區還設立全市首個家委教育基金,據介紹,該基金將用于支持家校活動、表彰優秀家長。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由集美鄉賢、南順投資(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少宏出資設立,以紀念其祖母汪淵。此前,陳少宏還在集美二小捐建了汪淵樓、設立了汪淵獎學金等,是弘揚踐行嘉庚精神、開展捐資助學、傳承優良家風的典范。 當天還舉行了集美學村家委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集美學村、集美塔、萬千極美、悠度、集美iOi MALL、后溪城內村成為首批掛牌基地,將為家校實踐和家委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家校社活動現場。 探索可復制經驗 讓家庭教育指導更專業 圍繞更好地開展家校社“教聯體”協同育人工作,此次活動邀請來自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重慶師范大學附屬科學城第二小學、集美第二小學等多所學校的校長上臺交流經驗、分享心得,讓在場的百余名中小學負責人、德育老師受益匪淺。 在集美二小書記、校長郭宏君看來,要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首先要厘清家長、學校、老師三者的角色關系,“三者不能錯位、越位,更不能缺位”,因而特別需要開展系統化、專業化的指導。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探索出可復制的經驗,在更多學校搭建家委學堂,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持續注入活力。”集美區委宣傳部一級調研員、集美學村家長學校校長吳吉堂說。 近年來,集美區踐行嘉庚先生的教育初心,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2022年開始,集美區陸續成立了“家校社”協同實踐育人綜合實驗區、全國規范化家長學校實踐活動試驗區,集美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集美學村家長學校等,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兩年來,集美區先后舉辦700多場家庭教育活動、講座,讓家校溝通從“面對面”到“心貼心”。(記者 應潔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