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管飽”
2025-05-21 10:56:55?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集美僑英街道的英瑤路上,春色總在榕樹垂落的根須間流淌。鳳凰木的羽狀枝葉隨風輕搖,石縫里鉆出的蕨草與地衣纏綿,讓每道石板縫隙都長出倔強的綠意。每日午后四點半,蒸籠里的白氣準時漫過這片綠幕,戴著眼鏡、衣著素凈的清瘦攤主推著餐車,將水墨畫般的煙火氣暈染在暮色里。 初識他的攤位,是因舍友的感慨:“公司后門那家蒸面,五元管飽,添多少小菜都行!”在這個茶葉蛋都飛漲至兩元的年代,這樣的價格讓人詫異。我望著碼得齊整的蒸籠——粉條和面條在蒸汽里舒展,餃子和小籠包靜靜地排列,小菜盒里醬色豆皮疊著金黃土豆絲,剁椒的紅正撞上腌蘿卜的翠。 選餐時,他從不催促。待我指向蒸面,他便利落地盛滿餐盒,退到一旁,任我對著小菜“揮毫”。豆皮鋪作底色,腌蘿卜壘成小山,再淋一勺剁椒,春日的斑斕便躍然在餐盒中。 “一共五元?”我拿著手機對著付款碼時又忍不住追問。攤主不善言辭,卻漾著木棉絮般的溫和:“對,五元。”言語間,手中動作未停,仿佛這價格與枝頭新葉般自然。 暮色浸透鳳凰木時,蒸籠便成了磁石。工裝沾著油彩的漢子,發梢帶著機房靜電的姑娘,隊伍順著石板路蜿蜒成藤蔓。有人談起車間趣事,有人抱怨訂單太趕,而他只是快速取出餐盒,麻利地為大家打包好,任由蒸騰的熱氣模糊了眼鏡。 六點半,鳳凰木的影子拉得老長。他收攤的動作極輕,像是在拾掇春天的花瓣。餐車推過石板路時,輪子碾過縫隙里的青苔,發出細微的響動。我不知道他歸向何處,或許在某個爬滿爬山虎的老巷里,有一盞燈正為他亮著。又或許多年前某個春夜,木棉絮落滿他初來時的行囊,從此異鄉的根須便扎進了濕潤的閩南紅土。 “山不讓纖介,而成其危;海不辭豐盈,而成其邃?!奔澜值赖木G意從來不是獨舞。晨光里,環衛工掃起榕樹贈予的葉箋,龍舟池畔艾草粿的清香纏著龍眼樹的花蜜,就連軟件園深夜亮著的格子間里,多肉盆栽也在顯示屏藍光中伸展新芽。 這些深淺不一的綠,有的如蒲草直面海風,有的似苔蘚靜守晨昏,在春風里各自生長,又彼此纏繞。恰如嘉庚先生所言:“獨木難成林,眾志可成城?!闭沁@些平凡的綠意,讓集美的春天永遠鮮活,每個平凡靈魂的微光,都在編織這座城市的溫暖經緯。而這位推著五元暖香前行的守攤人,早已把自己站成了榕樹根系里最溫柔的一脈。 海風年復一年地吹,將零星的綠意釀成森林,而所有向下扎根的暖,終將在歲月里相擁成蔭。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