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奮進集美 > 集美報 > 正文

烽火僑心 碧海長歌

2025-05-21 10:55:39? 作者: 葉香?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潮起東方,茫茫大海中,紅頭船的梆子聲穿透數百年煙雨。自宋元以來,漂洋過海的閩人將堅韌為經,勤勉為緯,織就了由福建到東南亞的商業版圖。當盧溝橋的炮聲驚破山河寂靜,千萬海外游子胸中的赤子之心,化作穿透云層的烽火,照亮了民族存亡的至暗時刻。

1938年10月10日的新加坡,“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現場,陳嘉庚,這位橡膠大王,被南洋華僑代表簇擁著要推舉他為主席,嘉庚先生擺手道:“我乃一介商人,何以擔此重任?”“陳先生十多年前獨資創辦廈門大學,興建集美大學,今又日日為國難奔走呼號,乃華僑之光,眾望所歸!”眾人的聲音穿透了橡膠林的濕熱空氣。

“諸君若肯捐一元,我便捐十元!”嘉庚先生如是說。接下來的抗戰歲月中,南洋各地的款物源源不斷地匯入祖國。每一張紙短情長的僑批都浸透著對故土的眷戀,每一枚帶著海腥味的銅板背后都烙著華僑指腹的老繭。點點南洋星火,微光成炬,匯聚成燃向日寇的熊熊烈火。

在緬甸的群山褶皺間,一支由華僑機工駕駛的“鋼鐵駝隊”正在撕裂死亡封鎖線,碾過橫斷山脈的碎石,穿越瘴氣彌漫的熱帶叢林,躲過日軍的狂轟濫炸,遭遇九死一生,將藥品物資源源不斷運達昆明。3200多位南機青年中,李月美女扮男裝,將長發盤進頭巾,隨車隊出生入死,仿若南僑機工隊伍中的“花木蘭”。

美國記者曾拍下這樣的畫面:夕陽下,滿身泥濘的司機們圍坐在篝火旁,雖滿臉疲憊,卻青春洋溢、歡聲笑語。當被問及為何冒險,他們指著遠處蜿蜒的山路說道:“這是咱厝里的山海啊,怎能叫日寇踏碎?”南機隊伍用青春汗水譜寫了一曲駝鈴血淚。

“男兒抗日死沙場,青史垂名姓字香?!蹦涎笊虉蟮瓤锏木庉嫴坷铮咴朴[等文人墨客的鋼筆筆尖正劃破紙面。《獅吼》中一篇篇戰斗檄文,如投槍匕首,直指日本侵略者,文化戰線旌旗獵獵。

  在貴陽圖云關的紅十字會救護總站,林可勝白衣擐甲,他兜里的日志始終記錄著兩件事情——救助和募捐。在炮火硝煙中,林可勝構建了戰地醫療救護和軍醫培訓體系,更募得了大量海外醫療藥物和資財錢款,開創了戰爭救護醫療界的傳奇。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這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陳鎮和、桂華山在風華正茂時寫下的遺囑。這群年輕人本可以成為工程師、科學家,但他們毅然放棄了所有,抱著“誓死報國不生還”的信念飛赴國難。他們懷揣著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投身抗日戰場,于藍天蒼穹之上,與日寇展開了生死較量。

2025年4月26日,在愛國烈士李林犧牲85周年之際,廈門集美中學悠悠響起了組歌《李林頌》。這位能持雙槍、屢建戰功,能軍善政、文武雙全的優秀女性共產黨員在當地群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日寇提到李林,又恨又怕,稱她為“頑皮女太君”。

1945年-2025年,彈指間,八十載歲月流轉,硝煙散去,但印記永恒。廈門大學的嘉庚建筑群,琉璃瓦在陽光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嘉庚先生的銅像和藹慈祥,“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匾額熠熠生輝。位卑未敢忘憂國,廈門中山路僑批館內褪色泛黃的信箋上印尼的爪哇文、馬來西亞峇峇文、新加坡僑胞的英文都不能掩蓋正文里的橫豎撇捺中飽含的拳拳赤子心。

當“一帶一路”的貨輪在馬六甲海峽鳴笛,深水碼頭依然吞吐著福建來往東南亞的商船。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早已深深刻入南洋閩籍華僑的靈魂。那些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僑批、抗戰債券、報章雜志、影像資料,和這些資料背后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猶如一個個鏗鏘有力的音符,匯聚成一首永恒的碧海長歌。

(來源:集美報)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