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金安社區創新治理模式 解鎖社區“幸福密碼”
2025-05-21 13:45:01?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睦鄰樓道·幸福 365”志愿服務項目正式啟動(金山街道供圖) 東南網5月21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通訊員 孫冰梅)清晨七點半,廈門市湖里區金安社區高林居住區里,梯長魯大姐敲響獨居老人王阿婆的門,為其送上降壓藥;同一時刻,樓棟志愿者也在高林三里一戶常年臥床的殘疾人家中,細心詢問當日所需購買的菜品和家務整理需求。這溫馨的日常場景,正是金安社區“睦鄰樓道?幸福志愿 365”行動的生動寫照。 在這里,黨建引領下的“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模式,探索出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創新路徑,實現了社區治理從“為民服務”到“和居民一起服務”,再到“居民自我服務”的跨越。 破題“單兵作戰” 梯長隊伍“賦能升級” 作為廈門島內最大的純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金安社區依托“社區-小區-網格-樓道”四級架構,將治理重心向末端延伸。樓道作為居民生活的“最小治理單元”和矛盾問題的“最初觸點”,雖已建立梯位群,但“101梯僅有90個樓棟梯長,每人需服務百戶”的高負荷低效能困局亟待破解。 為此,金安社區黨委探索出一套社區治理工作法。通過激活樓棟志愿活力,組建“梯長+樓棟社工+物業管家+N個力量” 的“3+N”志愿服務隊,并配套培訓、服務、激勵三大機制。社區摸排試點梯位人力資源表,廣泛引導黨員、志愿者、社工、物業管家等力量參與。在做細樓棟志愿服務方面,社區完善服務工具與內容,聚焦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重點群體,將鄰里調解、特殊關懷、安全守護等服務精準送達。同時,社區點亮樓棟治理品牌,結合“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試點,打造“一梯一品”特色服務,通過開展樓道氛圍營造、樓道評比等活動,推動樓道治理文化建設。 “雙輪驅動”賦能 專業力量“破壁融合” 金安社區擁有36名專職社區工作者,其中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持證率超90%。為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社區黨委創新引入 “專業社工+社區工作者”雙軌賦能模式。專業社工化身“實戰導師”,以陪伴式督導帶領社區工作者深入樓棟,打通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 面對梯長反饋的樓道雜物堵塞、餐車占道等問題,社區工作者與專業社工深入一線,運用系統梳理法鎖定“規劃缺位”“權責不清”兩大癥結。專業社工指導梯長制定《架空層微改造建議書》《架空層管理公約》,社區黨委聯合物業搭建智能充電車棚,重新規劃架空層功能分區。硬件改造完成后,專業社工著重培育樓棟自治內生動力,鼓勵志愿者主動認領巡查排班。志愿者鄭阿伯上崗首日,就依據《管理公約》成功化解了居民餐車占道糾紛,讓架空層成為居民和諧共處的公共空間。 黨建引領下的“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模式,并非簡單的“1+1”相加。黨組織作為“引擎”,社工提供“技術”,志愿者傳遞“溫度”,三者深度融合,共同解鎖社區治理的“幸福密碼”。金安社區的實踐有力證明,當專業力量轉化為治理動能,志愿熱情化作服務動力,社區的幸福便能持續傳遞,為社區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可借鑒的鮮活樣本。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