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項特色食品都有了 “廈門標準”
2025-05-21 09:26:3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這18項特色食品都有了 “廈門標準”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劉啟國 黃煜 周圣男)在歷史底蘊與創新活力交織的廈門,土筍凍、五香卷、白灼章魚等傳統特色美食承載著城市記憶。但它們多出自食品小作坊,原先沒有統一的生產規范、質量標準,既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又制約傳統美食產業做大。如今,每100克包有豬肉的五香卷里蛋白質占比多少?土筍凍的蛋白質含量、微生物限量等理化指標有何規定?這些問題都在供廈食品安全團體標準里有了“標準答案”。 “截至目前,廈門已累計發布141項供廈食品安全標準,其中有18項是針對土筍凍、海鮮卷等本土特色食品的產品標準。”昨日上午,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志成接聽12345政務熱線,介紹了廈門從標準體系建設、小作坊治理等多維度發力,在守護“古早味”的同時,高標準引領傳統美食健康發展的相關做法。 填補傳統美食產品標準空白 “白灼章魚”是廈門獨有的風味特色美食。此前,該產品長期缺乏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標準,直到今年5月6日正式發布實施的《供廈食品 白灼章魚》團體標準,填補了該項空白。“此次白灼章魚團體標準的出臺,旨在提升供廈食品安全水平,也是廈門在傳統美食領域打造‘廈門標準’的又一嘗試。”張志成表示。自2019年啟動供廈食品標準體系建設工程以來,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多部門、多領域專家,以國家標準為基線,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依托市標準研究院大數據平臺,構建起覆蓋全鏈條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目前已發布的供廈食品標準達141個,累計3000余項指標嚴于國家標準,30余項團體標準填補國內行業空白。其中包括手工面線、土筍凍、馬蹄酥、姜母鴨、白灼章魚等18項,立足廈門本地特色制定的傳統特色食品供廈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特色小吃食品標準的空白。 食品小作坊增至248家 針對以往食品小作坊“散、小、弱”的行業現狀,市市場監管局創新實施動態目錄管理制度。2024年發布的新版《廈門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允許生產加工的食品目錄》,將生產許可范圍從44種擴充至60種,首次將海鮮卷、白灼章魚等特色美食納入規范化生產范疇。新版目錄不再框定具體產品名稱,只要申請人承諾其符合小作坊食品生產加工規范指引中,相應類別允許生產加工食品的范圍和基本生產流程,均可申請辦理小作坊登記證。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優化標準設定,為小作坊創新發展開辟綠色通道,使傳統美食得以突破現制現售的局限,成功進駐商超、電商平臺,實現產業化升級,向“美、精、特”轉變。 在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下,生產豆制品的廈門原菜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肉制品的廈門糯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糕點的廈門市錦大華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成功轉型升級為食品生產企業。在翔安區東寮村,市場監管部門還引導豆制品小作坊組建產業聯盟,推動“東寮豆干”申報集體商標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新圩鎮發布的“新圩嫂”公用品牌系列團體標準,也為特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標準化支撐。 數據顯示,2015年底,廈門食品小作坊核準數量只有6家,如今全市獲取小作坊登記證的數量已達248家,實現了目錄內小作坊獲證率100%。 “以標準搭橋,地方美食在對外發展的過程中才不會變質、變味。”張志成表示,供廈食品標準將繼續通過保留美食最核心的傳統特色,引導店家規范美食制作,改變經營模式,讓地方特色美食擁有更安全的生產環境、更地道的生產工藝、更優質的服務,讓消費者可以吃到更加衛生和安全的美食。 這18項傳統特色食品有供廈標準 面線 馬蹄酥 新圩豆干 土筍凍 廈門堿面 年糕 肉松 肉脯 沙茶醬 預制菜 姜母鴨 餡餅 粽子 蛋卷 預制菜 五香條(卷) 海鮮卷 牛軋糖 鳳梨酥 白灼章魚 同步 白灼章魚:有了食品安全標準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近日,廈門市食安聯正式向社會發布《供廈食品 白灼章魚》食品安全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今年5月6日起正式實施。《標準》對白灼章魚的術語定義、技術要求、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規范、標簽標志、運輸和貯存、保質期作出明確規定。從此,這種廈門風味特色美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標準。 標準明確,白灼章魚是以新鮮或冷凍章魚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用鹽、味精、生姜和檸檬,經冷凍(新鮮章魚作為原料時)、解凍、滾(或搓)揉、沖洗、去雜(或不去雜)、分揀、清洗、煮熟、冰水浸泡、瀝干和包裝工序加工制得的即食熟制動物性水產制品。其原輔料應為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新鮮或冷凍、無腐敗、無異味的章魚。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市食安聯組織專家,有針對性地對多家生產者和餐飲企業的白灼章魚產品開展了檢測,通過各項指標檢測數據的統計分析,設置相關項目的指標要求。 其間,食安專家通過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這兩個微生物指標的檢測,發現有4個產品出現菌落總數或大腸菌群超標,據此也特別提醒相關企業做好生產場所的環境衛生和人員衛生管理,并加強產品的衛生防護,促進企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定義 白灼章魚是以新鮮或冷凍章魚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用鹽、味精、生姜和檸檬,經冷凍(新鮮章魚作為原料時)、解凍、滾(或搓)揉、沖洗、去雜(或不去雜)、分揀、清洗、煮熟、冰水浸泡、瀝干和包裝工序加工制得的即食熟制動物性水產制品。 ●標準: 在理化指標方面,標準規定,反映食品營養價值的蛋白質指標,必須大于等于12.0g/100g;反映水產品新鮮程度的指標揮發性鹽基氮,必須小于等于15mg/100g(該值越低代表著產品越新鮮)。 在污染物限量方面,標準參考了臺灣地區以及日本的食品安全標準。同時,標準還明確白灼章魚生產加工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 在食品標簽標識方面,標準要求,白灼章魚散裝產品應在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貯存條件、食用方法等內容。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應當標注到小時,并采用24小時制標注。在滿足規定的貯存條件下,煮熟之時算起,產品保質期不超過72小時。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