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船進港人上岸 廈門休漁漁民的B面人生

2025-05-16 09:27:48? 作者: 王元暉?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船進港 人上岸

休漁漁民的B面人生

漁民在維修漁船。

漁民在修補漁網。

市民在瓊頭避風塢垂釣。

●5月1日至8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廈門海洋伏季休漁期

●如何將三個半月的“空窗期”變成漁民增收的“黃金期”?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王元暉清晨7時,漁民林添友和往常一樣,輕輕推開房門,提著一摞網具,沿著石板路走向離家約600米的翔安瓊頭避風塢。臨近海邊的路口,往左,是平日村民們歡聚閑聊的納涼處;往右,則是5.5公頃波光粼粼的避風塢港池。

林添友向右方瞅了瞅,試圖在510艘靜靜停泊的漁船中找到自己的船。不過,他還是快步向左走,不遠處,有好幾位約好一同修補網具的漁民在等候。

5月1日、8月16日——這兩個日子,在包括林添友在內的廈門許多漁民家里的日歷上,都被畫上了記號。當然,廈門人對這三個半月也不會陌生:這是一年一度的廈門海洋伏季休漁期。

船進港,人上岸。與往年一樣,海洋部門又一次重申了廈門今年執行的是“最嚴格的伏休制度”和“最嚴格的伏休管理”。

從航拍機的視角可以發現,廈門高崎漁港內停進了大型捕撈漁船,曾經活躍在杏林大橋下、海滄岸線旁、小嶝島周邊的小漁船紋絲不動了,廈門漁船最大聚集地瓊頭避風塢也已聽不見馬達聲。

而船的主人們,脫下沉重的雨靴,換上了平常很少穿的休閑裝。正如上月清晨還會在路口大踏步往右走的林添友一樣,他們的生活軌跡,又一次在如約而至的休漁通告中,發生了轉換。

這段變動的軌跡,也打開了從岸上觀察這一群體的窗口。

老行當

巡船修船補漁網

一群50多歲的阿伯,像婦女一樣干起精細的針線活,有時一坐就是一整天

上午11時,漲潮時分,清澈的海水裹挾著小魚小蝦,從廈門東海域涌入瓊頭避風塢港池,284艘在冊漁船和226艘鄉鎮船舶在這里隨著海浪搖曳。如果沒有船舷上的編碼提示,外人并不容易分辨這兩種類別的船舶。

海洋部門公開的信息顯示,2025年廈門市執行伏季休漁的漁船,即俗稱的“在冊漁船”共688艘,其中,思明區6艘、湖里區2艘、集美區164艘、海滄區31艘,翔安區最多,達到485艘。當然,廈門還有多達2000余艘的鄉鎮船舶,同樣被休漁禁令約束。

從前些年轉產轉業的風潮中走來,廈門目前還剩多少“靠海吃海”的傳統漁民?相關部門并沒有公開確切的數據。不過,從廈門現有捕撈漁船的數目可做大致推斷——據透露,除了8艘大中型漁船外,每艘小漁船配備船員為2至3人。

“以‘閩廈漁’編號的是在冊漁船,以‘翔鳳瓊’編號的是鄉鎮船舶。雖然表面鋪著木板,但它們的主體都是玻璃鋼材質。”在瓊頭社區副主任林皇亮的眼里,無論是捕魚的“正規軍”還是“游擊隊”,這些漁船都是廈門傳統漁業存續的最主要載體。休漁啟動后,作為社區分管漁業的負責人,他每天都會習慣性地到避風塢走走,看看漁船。

大海并不總是平靜的。就在本月初某個暴雨如注的傍晚,避風塢內一艘漁船在突如其來的狂風中側翻了。

夜幕中,3艘漁船緊急救援。林皇亮帶著十余個漁民,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在風浪中把數噸重的漁船扶正、加固。雖然機臺嚴重泡水,但船主減少了損失。

這個突發情況,再次給老漁村的其他漁民傳遞了一個信號:休漁了,人不能休!事實上,巡船,也是這段時間漁民們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艘船六七萬元,不好好打理怎么行?”瓊頭女漁民林金花負責家里每日巡船,每隔三五天她還會帶上水桶和抹布,把船板及機器擦洗一遍,再把船舷下寄生的藤壺清理干凈。她還打算下個月給船板上個新漆,讓這個維系全家生計的“船伙計”更精神些。

有了吃苦耐勞的“林金花們”,帶著淡淡海腥味的瓊頭避風塢,休漁后也不曾冷清過。

這天上午7點多開始,林添友捧著一張流刺網,和同伴坐在避風塢左側的納涼處已經3個多小時了。這群50多歲的阿伯,像婦女一樣干起精細的針線活,有時一坐就是一整天,全然沒有平日在大海中乘風破浪的模樣。他們用帶線的梭子從漁網的破損端穿過,再把穿過的線塞入完好的漁網網眼處,引、提、繞、拉、收,粗糙的手靈巧地在漁網間穿梭。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