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召開《廈門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解讀會
2025-05-14 22:17:30?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5月14日訊(本網記者 劉學佳)5月13日,廈門市召開《廈門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解讀會,副市長張志紅介紹有關情況。 2019年5月,遵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廈門市啟動編制全市首部全域全要素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今年1月已獲國務院正式批復。 張志紅介紹,國務院批復廈門市城市性質是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門戶,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地。力爭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自由港特征的經濟特區和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廈門篇章。 《總規》秉持積極主動的態度,充分發揮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門戶作用,深度融入閩臺融合發展大局,推動廈門與金門率先實現融合發展,矢志不渝在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同時,致力于高水平共建廈漳泉都市圈,提升廈漳泉同城化水平,為區域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總規》落實國家對廈門綜合交通樞紐發展的要求,明確了“建成輻射區域、通達亞太、暢聯世界的綜合性、高能級交通和物流樞紐,實現鐵路、海運、航空、公路等多模式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到2035年,要實現2小時直達閩西南協同發展區,3小時通達粵閩浙沿海城市群和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4小時覆蓋國家和區域中心城市。 《總規》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一重要理念,加快區域協同、城鄉融合,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促進島內外一體化發展。著力優化居住空間布局,完善島外新城、產業園區生活配套設施,統籌地鐵站點周邊綜合開發,實現職住平衡。不斷完善各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優質均衡的城鄉生活圈,補足島外郊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提升國土空間安全韌性,強化重大市政基礎設施空間保障,健全城市安全和綜合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積極構建以山為景、以海為基、和諧共生的城鄉藍綠空間網絡格局。加強歷史保護和城市設計,全方位構建覆蓋完整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切實彰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山海交融”這一獨具魅力的本底特色。 張志紅表示,接下來,廈門市將依據國務院賦予廈門的城市性質、核心功能定位,以獲批的總體規劃為藍本,扎實有序地編制詳細規劃與各類專項規劃,持續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以及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全方位筑牢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基礎。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