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附屬中山醫院陳濤:守護生命的“全能天使”
2025-05-12 10:40:25?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e8e723254f3a3937706b6db9a4d4f042 陳濤在手術室里做一些準備工作(受訪者供圖) 東南網5月12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劉學佳)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手術麻醉科,有這樣一位護理人員,她用36年的堅守,在無影燈下書寫著對生命的敬畏與守護。在第114個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我們走近手術麻醉科副主任護師陳濤,聆聽她與手術室的故事。 直面“不確定性”:手術室里的生死時速 “最大的挑戰在于‘不確定性’。”談及工作,陳濤直言不諱。急診創傷患者病情復雜多變,可能瞬間大出血、心跳驟停;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術中風險極高;小兒手術對操作精細度和護理配合要求近乎苛刻。這些“不確定”,時刻考驗著整個團隊的專業能力和心理素質。 為應對挑戰,陳濤與團隊定期會開展急救演練和專科培訓,強化對過敏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等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能力,同時,與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建立高效溝通機制,術前充分評估患者風險,制定個性化護理預案。在她看來,每一次準備都是與死神賽跑的底氣。 36年堅守:于手術室微光中點亮生命希望 是什么讓陳濤在手術室堅守了36年?“是無數次與死神‘賽跑’的經歷,是搶救成功后的那種成就感。”她回憶道,有一次一位嚴重車禍導致肝脾破裂的患者,送來時已失血性休克,血壓幾乎測不到。團隊爭分奪秒配合手術,連續奮戰5小時后,患者終于轉危為安。 “當看到監護儀上平穩的生命體征曲線,聽到患者家屬顫抖的道謝時,我深刻感受到,我們傳遞的不僅是器械,更是患者生的希望。”這種成就感和使命感,讓她堅信自己的付出無比值得。 高強度下的“堅守密碼”:熱愛與團隊的力量 手術室的工作強度遠超常人想象。她至今清晰記得,某次復雜手術持續近12個小時,期間長時間站立成為基礎考驗,錯過飯點、飲食不規律已是日常,甚至連正常如廁都成了奢侈。陳濤笑稱“要有強大的膀胱”,但這些困難從未磨滅她的熱情。 在她看來,“每一次成功搶救患者,都像‘充電’一樣。”她把每一臺手術當作學習機會,觀察醫生操作習慣,提前預判器械需求,不斷精進配合技巧。 另外,團隊的支持更是她堅守的動力源泉。科室通過彈性排班、手術間隙輪流休息緩解體力透支;以護士分享會為平臺,讓大家傾吐心聲、緩解壓力;實行 “以老帶新”,從工作到思想全方位傳幫帶。“大家互相補位、互相鼓勵,這種緊密的協作讓我感受到職業的溫暖。”陳濤說道。 護士節心愿:渴望理解與更多同行者 “護士節最希望收到的‘禮物’,是患者康復出院時的微笑,以及一句真誠的‘謝謝’。”陳濤眼中滿是期待。她呼吁社會:“手術室護士是手術團隊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不僅是醫生的‘眼睛’和‘雙手’,更是患者術中安全的守護者。”希望公眾能更多了解護理工作的專業性和不易,也期待有更多人加入護理行業,共同用專業與愛心照亮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在無影燈下,像陳濤這樣的 “全能天使” 們,仍在繼續著守護生命的神圣征程。她們用行動詮釋著南丁格爾精神,用無私奉獻書寫著白衣天使的動人篇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