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正文
分享到:

?第十八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下周末開賽

2025-05-11 11:4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第十八屆 “嘉庚杯”“敬賢杯” 海峽兩岸龍舟賽發布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東南網5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5月17日至18日,第十八屆 “嘉庚杯”“敬賢杯” 海峽兩岸龍舟賽將在廈門集美龍舟池盛大啟幕。記者從賽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屆時將有來自海峽兩岸的36支隊伍爭渡龍舟池,還有豐富文化交流活動競相上演。

本屆龍舟賽設置22人龍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賽兩個項目,分社會男子組和女子組,青少年男子組和女子組四個組別,共有36支隊伍參賽(其中大陸27支,臺灣9支),并特邀4位臺灣地區裁判長參與賽事執裁工作。本屆龍舟賽將于17日上午9時舉行開幕式;9時30分開始進行200米、500米直道競速賽;18日上午進行各級別500米直道賽決賽及“嘉庚杯”“敬賢杯”總決賽,賽后進行總決賽的頒獎儀式。

除了賽事活動,在龍舟賽期間,兩岸青年朋友們將通過歌曲、舞蹈和朗誦等方式,演繹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兩岸同胞深度交流、融合發展,“兩岸一家親”的美好故事;廈門本土青年先鋒劇團——蛹劇團將帶來高蹺快閃,還有廈門老院子景區閩南傳奇秀表演和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別樣風情、學村有戲等。還有經典項目射五毒、釣粽子、彩繩傳福、DIY 香囊、非遺漆扇體驗等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可參與”傳統文化活動,全面呈現集美區“親子勝地”特色和“研學之都”的底蘊。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集美區“五美”產業和美好生活,本屆賽事還精心打造“五美”市集,全方位呈現集美的美食、美妝、美妙視聽、美好設計、美滿身心,進一步豐富和提升集美龍舟文化的綜合吸引力。市集將展示來自寧夏彭陽縣、西藏左貢縣及新疆吉木薩爾縣、三明清流縣、龍巖新羅區等對口協作地區及集美周邊地區特色農副產品;還將匯聚集美特色小吃,讓游客在品美食的同時,感受集美獨特的飲食文化魅力。

第十七屆 “嘉庚杯”“敬賢杯” 海峽兩岸龍舟賽現場(資料圖 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龍舟賽期間,由福建省文聯指導、福建省作協、集美區委宣傳部、廈門市作協、集美區文聯主辦的第二十屆集美(端午)詩會將圍繞“海的一半是詩歌”主題,舉辦詩歌創作沙龍、作家新書推介、原創詩歌吟誦活動及設置“詩歌墻”等形式,持續打造與龍舟同行的“詩意集美”,為兩岸融合發展、福建省“福”文化、廈門“文化中心、藝術之城、音樂之島”和“人文集美”建設助力。

據悉,自2006年起,集美區舉辦了首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2008年,海峽兩岸龍舟賽升格為國家級賽事,納入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和中國龍舟協會的年度賽事計劃。2010年,海峽兩岸龍舟賽被國臺辦確定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重要項目。2011年,龍舟賽升格為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2017年正式納入海峽論壇,成為海峽論壇期間首場重要文化交流活動。2021至2023年,連續三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文化發展中心評為“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俗民間項目”。歷經多年發展,海峽兩岸龍舟賽漸成體系,成為弘揚嘉庚精神,文體旅融合的品牌活動,同時也是密切海峽兩岸民眾血脈相連、增進兩岸同胞文化認同的重要平臺。

“龍舟賽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蘊含著團結協作、奮勇向前的精神內涵。”集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賽事將傳統端午習俗與現代體育精神深度融合,讓兩岸同胞在同舟競渡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彰顯文化自信。同時,龍舟賽是嘉庚教育遺產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嘉庚教育遺產的價值理念高度契合,持續舉辦賽事有力彰顯了嘉庚教育遺產的豐富內涵,為嘉庚教育遺產申遺工作助力添彩。

本屆賽事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龍舟協會、政協廈門市委員會、廈門市海外聯誼會聯合主辦,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政府、廈門市集美學校委員會、廈門市龍舟運動協會共同承辦,廈門市體育局支持,廈門集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負責執行。

海峽兩岸龍舟賽賽場旁,豐富民俗活動獲居民踴躍參與(資料圖 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更多>>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