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奮進集美 > 集美報 > 正文

三代同堂更需“好好說話”

2025-05-06 10:01:57? 作者: 周斐?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午飯時間,同事小雅抱怨道,她的公公婆婆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吵架。小雅說:“從前我看見他們吵架,就躲進里屋,當作聽不見??扇缃?,孩子都三歲了,一見爺爺奶奶吵架,就嚇得哇哇大哭 。”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有的人會認為,兩口子過日子嘛,不就是吵來吵去?其實,家人相處更應該“好好說話”,畢竟“家和”才能“萬事興”??!

想起幾年前參加過的一個“家庭婚姻”主題沙龍。一位很有智慧的大姐分享了她的一段生活經歷。這位姓倪的姐姐講她自己在剛結婚的時候,就經常跟丈夫爭吵。按她的說法,她本身就是在父母的爭吵聲中長大,婚后也自然而然地復制了父母的相處模式。

直到有一天,她丈夫買回一幅“家和萬事興”的匾額,掛在沙發后面。倪姐盯著這五個字,沉思良久。自此之后,她就開始思考:一個家庭能不能變得不吵不鬧、和和氣氣?

后來,她與丈夫達成了共識——在家里要“好好說話”,并約法三章:第一,不在小事上糾結,避免不必要的“內耗”;第二,遇到需要溝通才能解決的問題時,要有一方提出“我們需要坐下來談談”,及時啟動溝通;第三,每次溝通要盡量做到客觀、理性,避免帶有情緒,因為情緒傷人也傷己。

那次發言的結尾,倪姐還非常坦誠地說:“我父母一輩子都是在為做飯鹽放多了,忘記買菜了,打碎一個碗之類的小事發脾氣、吵架,耗掉了他們太多的精力。事實上,不在小事上‘內耗’,才有精力去做大事?!?/p>

倪姐的最后一句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于是,我回家后跟我家先生就此做了溝通。自此之后,經過一番努力,我們這個新組建的小家庭也逐步形成了“好好說話”的相處模式。

三年前,我媽媽從老家過來幫我們帶小孩。一開始,我媽將她和我爸吵吵鬧鬧的相處方式帶進了我們這個小家庭。在我意識到這一點后,我實施了兩步走策略。我先從“不在小事上糾結”入手,一點一點地讓我媽明白生活中抓大放小、避免“內耗”的益處。隨后,又把“情緒化表達”的問題拿出來,多次與她進行探討。好在我媽很明事理,也可能是被我們小家庭原本平和的氛圍所影響,最終加入了我們的“好好說話”陣營。

至于家中的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也需要學會“好好說話”。我家女兒四歲,從前遇到問題很容易哭鬧。經過反復提醒,女兒漸漸學會了清晰地表達自己遇到的問題。如今,她會說“媽媽,這個畫我貼不上,你可以幫我嗎?”“媽媽,我不想吃香蕉,可以不吃嗎?”“媽媽,我想讓你抱我一會兒?!焙⒆訉W會了用清晰的表達代替哭鬧,真是一大進步。

家,是愛的港灣,給我們以慰藉與力量。如果家庭成員整天都在為一些小事爭來吵去,難免會帶來許多的負能量。尤其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人與人之間難免產生摩擦。若是在負能量中生活久了,既不利于家庭關系,也會損害身心健康。這就需要家中的每個人都要有“好好說話”的意識,相互理解,充分溝通,多一些正面的表達,讓家里的正能量逐漸多起來。

相互理解是微風拂面,“好好說話”是雨露甘霖,贊許與鼓勵是陽光和暖。好好說話,不僅是一種溝通方式,更是一種愛的表達。這樣的家庭氛圍,才能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滋養,從而擁有更多的力量去面對人生的風雨、抵御外部的磨礪。

(來源:集美報)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