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陳嘉庚先生為原型創作 舞劇《海的一半》“回家”上演
2025-05-06 09:33 來源:集美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海的一半》15日在嘉庚劇院上演。(出品方 供圖) 臺上,海濤聲襲來,海浪的光影在舞臺布景上翻涌,臺下,近1400個座位座無虛席,觀眾跟著劇中人物穿越百年,沉浸式感受海外華僑的奮斗與家國情懷…… 4月15日,以陳嘉庚先生為原型創作的舞劇作品《海的一半》在集美嘉庚劇院上演,讓全場觀眾的思緒在閩南僑鄉和南洋獅城間切換。 傳承嘉庚精神 致敬華僑赤子 2024年,時值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以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文化交流部為指導單位,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廈門福南堂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鳳凰都市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廈門市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出品,鳳凰衛視為戰略合作媒體協同創制的舞劇《海的一半》應運而生。 故事背景為20世紀30年代,當時全球經濟陰霾密布,新加坡的華商殿堂內,一群商業巨擘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抉擇。以嘉庚先生為代表的華僑赤子們心中最牽掛的是那隔海的故土,亟待滋養的興學之夢。總導演林辰表示,《海的一半》講述的是永不拋棄、永不放棄的選擇,海外僑胞對故土深切的情感認同,以及他們為中華文明血脈的賡續做出的無私奉獻,是舞劇表達的主題。“《海的一半》是對近代歷史中發揮巨大作用的整個華僑群體的深情致敬”。 海的一半是南洋,一半是閩南。集美是陳嘉庚先生的家鄉,也是他實業報國的起點,更是其教育興邦的見證。此次《海的一半》在嘉庚故里上演,主創們紛紛表示“這是回家了”。 閩南韻味+南洋風情 觀眾恍若“穿越” 男兒志,兄弟義,大海潮,家國情。舞劇《海的一半》創新性地將閩南傳統文化與現代舞蹈語匯相融合,運用了大量剛勁有力的舞蹈語匯,結合現代舞的流暢多變,呈現出華僑群體的剛毅果敢。帶有閩南韻味和南洋風情的民居、漁船、海港,讓現場觀眾恍若“穿越”。 絕美,感動,超燃!演出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反響強烈。當大幕落下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演員們兩次返場謝幕致意。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的學生們觀演后深受觸動,一位學生動情地表示:“看到劇中陳嘉庚先生傾盡家產興辦教育的感人故事,才真正明白今天優越的教學條件來之不易。” 據悉,在該劇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多次來到閩南特別是集美實地采風,深入了解僑鄉風情民俗和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獲得許多創作靈感。在集美巡演前,主創和演員來到鰲園,向嘉庚先生獻花緬懷,與陳嘉庚長孫陳立人先生、集美學校校友會永遠名譽會長任鏡波先生等親切交流。巡演結束后,演員們打卡了集美特色景點和人文地標,開啟從舞臺到實景的藝術對話。 相關鏈接 業界權威高度評價 全網話題閱讀量過億 舞劇《海的一半》于去年10月在北京中央歌劇院首次登臺,今年正式拉開全球巡演大幕并不斷打磨,陸續已在泉州、福州、廈門等地成功演出,每一站巡演都上演了“一票難求”的火熱情況。據出品方介紹,接下來巡演還計劃走進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城市,并有望走進東南亞、歐美等華僑聚居區演出。 在近日舉辦的藝術研討會上,多位業界權威泰斗、專家都對該劇表示高度贊許和認可。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長江東稱贊該劇“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尤其肯定雙人舞與群舞的敘事張力:“幾段雙人舞既具技巧又傳情,音樂與燈光的配合和諧,讓觀眾在視覺與聽覺上均獲享受。”“結構有新意、手法有表達、呈現有樣式、表演有共鳴!”北京演出娛樂行業協會會長、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實踐中心主任張海君以“四個有”概括觀劇感受。 該劇也獲得海內外媒體和網友的強烈關注和盛贊。首演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中央媒體及菲律賓日報、世界日報等海外媒體累計刊發報道超100篇,形成“國家敘事”與“地方表達”的同頻共振。截至4月19日中午,全網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億次,視頻《舞劇演員謝幕時上演高難動作,驚艷全場!》在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客戶端轉發,目前累計150萬人次點贊,網友評價“舞劇好驚艷,舞技太絕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具象化”“表演的是角色,謝幕的是自己,發光的是熱愛”。(記者 林小芬 廈門日報駐集美站記者 應潔) (記者 郭妮妮 來源:集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