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廈門發力ESG戰略:加快打造ESG發展全國領先城市

2025-04-29 21:57:52? 作者: 鄒玒?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東南網4月29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為進一步加強廈門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能力建設,構建產業綠色轉型新格局,培育新質生產力新引擎,打造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近日,廈門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廈門市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29日,廈門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發展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發展ESG的基礎、優勢及近日發布的《廈門市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特色亮點等有關情況。

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孫建輝介紹有關情況。廈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長期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廈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對外開放重要窗口和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既有改革開放先行優勢和前瞻的國際化視野,又有超前的綠色發展理念,在發展ESG上擁有扎實基礎和顯著優勢,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生態市、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等多項國際級、國家級榮譽。

《行動方案》主要有三個方面考量。第一個考量是要構建“124”體系。發展ESG與新發展理念、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戰略目標一脈相承,廈門圍繞構建產業綠色轉型新格局、培育新質生產力新引擎,打造國際合作新優勢、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提出構建廈門市發展ESG“124”體系。“1”是指明確一個目標,就是將廈門打造成為ESG發展全國領先城市,“2”是指構建ESG先行實踐、市場生態2大體系,“4”是指打造ESG綠色產業、專業服務、理論創新、人才聚集4大高地。

第二個考量是堅持三個原則。廈門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協同,加強政府層面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建立政府、企業、服務機構、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多元協同的ESG工作推進和交流合作機制,在社會層面形成發展ESG的理念共識,在市場層面形成實踐ESG的投融資氛圍和內生動力,構建發展ESG的良好生態體系。

廈門堅持適配本土與對標國際相結合。廈門將國際公認的ESG理念準則同國內政策環境、廈門基礎優勢和主導產業相結合,順應國內外市場需求、行業實踐和企業ESG發展趨勢,探索具有廈門特色的ESG體系建設路徑及分行業的ESG標準體系,推動ESG標準、實踐同國際有效接軌。

廈門堅持聚焦重點與系統推進相銜接。廈門以企業ESG實踐為主體,聚焦能力建設,重點推動上市公司、國有企業、涉外企業等大型企業先行示范推進;廈門以打造廈門品牌為關鍵,聚焦發展生態、制度建設、數字賦能、產品服務、投融資、人才保障等實踐重點深入推進;以ESG試點區、ESG優秀企業實踐及案例為帶動,分階段、分層次在全市系統推進、復制推廣。

第三個考量是突出五大特色。《行動方案》突出能力提升、標準制定、產業聯動、數字賦能、品牌集聚五大特色,提出要構建覆蓋ESG全生態鏈、全要素環節的廈門ESG發展“124”體系。

下一步,廈門將繼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持續深化拓展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實踐”內涵,以更高格局、更長遠目光謀劃廈門市ESG發展藍圖,把廈門打造成為ESG發展全國領先城市。廈門將聚力推動ESG理念與城市發展基因深度融合,持續優化ESG可持續發展生態圈;廈門將聚力建設ESG資源要素集聚樞紐,吸引國際權威機構、頂尖智庫與頭部企業共建開放合作平臺,使廈門成為鏈接國際規則和本土智慧的橋梁紐帶;廈門將聚力激活綠色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雙引擎,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提升廈門在國際上的綠色競爭力;廈門將聚力把人民福祉嵌入ESG實踐脈絡,讓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成為廈門高質量發展、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鮮明底色。

答記者問

廈門市在ESG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上,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廈門市委金融辦副主任連任:ESG(環境、社會、治理)金融產品與服務是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趨勢,旨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投資決策和金融工具中,推動資本向更負責任的經濟社會活動配置。

近年來,廈門市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圍繞ESG領域開展的主要工作有:一是落實政策引導機制。聯合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明確支持金融機構構建ESG評級體系,將ESG要素全面融入發展決策和經營管理,提出支持金融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披露ESG信息,鼓勵借鑒國際慣例、準則或良好實踐,持續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二是推進環境信息披露。在“廈綠融”數字服務平臺設置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及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展示模塊,增強企業及金融機構主動踐行綠色低碳的意識。截至2024年末,已有175家企業及4家金融機構主動在平臺上進行環境信息披露。三是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積極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圍繞ESG領域探索特色金融實踐場景。2024年初人保財險廈門市分公司創新推出全國首例“碳匯交易ESG專屬保險”,通過設計一攬子ESG保險保單,為客戶提供全景風險的整體評估并進行全面保障。2024年8月,興業銀行廈門分行落地省內首筆ESG掛鉤貸款,通過梳理企業ESG表現,為其量身定制ESG提升方案,以利率優惠激勵企業綠色發展。

下一階段,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財政金融政策激勵、產品服務創新、產融生態共建,將ESG觀念融入金融高質量發展進程,為社會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新動力。

廈門市正在籌備成立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聯合會,未來聯合會具體主要開展哪些工作?財政部于2024年12月發布《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試行)》,廈門在推動ESG披露準則實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廈門市財政局副局長林琳:在設立聯合會方面。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聯合會主要是通過匯聚國內外產業和智庫資源,為廈門市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三大賦能支持。一是標準賦能,對接制定碳標準的國際組織,在廈門市設立企業出海綠色認證聯盟,發揮廈門產權交易中心碳足跡數字化認證平臺作用,為出海企業出具碳足跡認證,幫助企業更好參與全球經貿活動。二是產融賦能,依托聯合會的產業資源,探索設立廈門綠色低碳基金,吸引更多優質綠色低碳產業項目集聚廈門市,并與廈門市“融天廈”產業投融資平臺互聯互通,更好助力產融對接。三是智庫賦能,發揮廈門作為金磚創新基地的優勢,加強與金磚國家交流和戰略合作,打造品牌化能力建設體系。每年將開展ESG專題研討會,為企業提供ESG建設、綠色國際貿易、碳核算專題培訓,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推動ESG披露準則方面,為促進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財政部于2024年底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基本準則(試行)》。廈門市高度重視貫徹落實工作,為推動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落實落細,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宣貫,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優質服務機構開展ESG專題培訓,讓企業更好理解披露的目標原則、內容要素、質量要求。二是前瞻研究,除了《基本準則》,財政部還將陸續出臺具體細則和應用指南,力爭到2030年基本建成國家統一的可持續披露準則體系。市財政已組織高校、專業研究機構以及相關企業,以廈門市重點企業為藍本,梳理一批可持續披露的典型案例,為政策制定提供案例支撐。三是漸進實施,準則實施仍處于探索階段,我們將采取區分重點、試點先行、循序漸進、分步推進的策略,為重點企業提供“一對一”輔導,助力廈門市企業加快建立可持續信息披露機制。

廈門市在支持外貿企業實踐ESG方面有什么側重點?下一步還會有什么進一步的工作舉措?

廈門市商務局副局長林珍雅: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下,加快發展ESG有助于廈門市外貿企業綠色轉型,更好地適應綠色貿易國際新規則。

市商務局把支持外貿企業ESG建設作為鼓勵和培育綠色貿易的重要抓手,2024年出臺了《廈門市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對新取得ESG認證的外貿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并在外貿高質量發展激勵工作方案中對碳足跡認定予以加分,鼓勵外貿企業加快ESG發展。同時,在ESG培訓方面,我們制定了綠色貿易全年培訓計劃,去年底以來已舉辦3場,參與企業200多家。還聯合商務部外貿司舉辦綠色貿易專題培訓,線上線下參會企業代表超5000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以外貿領域ESG建設為重點,不斷提升廈門市外貿企業綠色貿易國際水平。一是持續加強政策引導,組織企業開展ESG獎勵申報,宣傳和用好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出臺的綠色貿易專項政策文件,鼓勵企業利用投洽會等重點展會平臺與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專業機構開展ESG交流合作。二是強化公共服務支持,引導企業用好商務部綠色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碳核算、綠色認證、國際標準對接等一站式服務,并發揮WTO工作站作用,指導企業有效應對綠色貿易摩擦。三是鼓勵綠色產品出口,支持外貿企業探索國際航行船舶加注LNG(保稅)、生物柴油等綠色貿易新業務,增強新三樣、綠色船舶與新能源等出口產品綠色競爭優勢。四是充分發揮廈門市核心國有企業在供應鏈領域布局全球的資源配置作用,帶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開展ESG實踐,推動供應鏈創新與ESG建設協同發展。

廈門市在推動產業綠色轉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還將采取哪些措施?

廈門市工信局副局長上官峰:廈門市長期堅持推進產業綠色化發展,在產業綠色轉型、綠色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產業綠色轉型成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業綠色化水平全國領先。“十四五”以來,以綠色產品設計、綠色供應鏈、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為重點,加快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80個,綠色設計產品20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4家和綠色工業園區1個。二是以應用促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全國領先。累計發放新能源汽車推廣專項資金10.21億元,推廣新能源車輛2.04萬輛。目前全市在營公交車輛新能源車輛占比95%(70%純電車輛),新增出租車100%為清潔能源車型。網約車新能源率已達到72%。

綠色產業發展成效方面。市委、市政府將新能源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新能源產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200家,2024年實現產值956億元,同比增長19.4%。廈門市已形成以中創新航、廈門時代、海辰儲能、廈鎢新能等企業為代表的鋰離子電池產業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制造已形成集整車與零部件生產為一體的產業集群。金龍集團在“三電”集成方面全國領先,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行業標準,已形成新能源客車、重卡、專用車完整的生產體系。戴爾樂高爾夫球車銷量全球第一,占據40%的市場份額。同時,廈門還打造了從低壓、中壓到高壓,從元器件、成套設備制造到專業化工藝加工,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上下游緊密關聯的輸配電產業集群,施耐德的小型配電及能效管理全球領先,ABB的高端中壓開關制造全球領先。科華數據的UPS(不間斷電源)產品連續多年保持國產品牌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一是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持續探索工業企業ESG發展路徑,在工業領域梳理一批、打造一批踐行ESG理念的示范企業。二是打造綠色產業發展高地,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電池、上游原材料、新能源商用車等優勢領域發展,加快推動一批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健全新能源產業鏈,預計到今年底,廈門市新能源產業產值將超過1100億元,成為廈門市又一條“千億”產業鏈。

近年來廈門國企在ESG實踐中有哪些突出成效?下一步在推動國企帶頭先行推動ESG發展方面有什么具體舉措?

市國資委副主任曹征宇: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履行社會責任是國有企業應有的擔當和作為。

廈門市國企ESG理念有著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建發、國貿、象嶼等多家企業入圍“中國ESG影響力榜”、“中國企業ESG優秀案例”。

一是鑄就城市競爭力的硬核擔當。近年來,國資國企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奮力拼搏、攻堅克難,有力發揮區域經濟“壓艙石”“定盤星”作用。2024年,所出資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萬億元,全年利潤總額200多億元,雙雙位居計劃單列市第一。二是強化民生服務主力軍作用。國資國企在完善城市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繼續發揮重要作用,2024年共承擔全市100%的地鐵客運服務、100%的飛機起降服務量、99%的公交客運服務、87%的垃圾處理量、80%的蔬菜批發供應,市民滿意度不斷提升。同時不斷加力穩崗擴崗,2024年招收高校畢業生和安置退伍軍人共2800人,公交集團入圍《人民日報》“全國退役軍人就業合作企業光榮榜”。三是構建“山頂到海洋”碳匯交易城市標桿。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創新打造覆蓋陸地與海洋的立體化碳匯交易體系,?首創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平臺,累計完成交易21萬噸,相關經驗獲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的充分肯定。四是構建東西部協作發展樣板。針對對口幫扶的寧夏閩寧鎮,國資國企秉承“閩寧所需,國企所能”的理念,投建符合當地實際需求的12個產業幫扶項目,累計投資4.8億元,帶動當地居民就業,助力農民增收。“國企援藏”組團新模式入選國家發改委全國消費幫扶典型案例。在甘肅省臨夏州,由國貿、建發、象嶼、夏商、輕工等5家市屬國企共同出資組建的產業幫扶平臺廈臨公司,為當地困難戶提供就業崗位超過4000個,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下一步,市國資委將推動廈門市國企繼續發揮帶動示范作用,先行實踐ESG并帶動上下游企業積極參與。一是打造“四大平臺”,增強核心功能。緊扣市委戰略部署,立足廈門國資國企資源稟賦,重點構建城市運營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產業發展運營、節點城市引領“四大平臺”,實現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城市能級躍升同頻共振。二是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構建國企ESG體系。將ESG工作納入國資監管中心工作統籌管理,積極推動國企依法合規誠信經營,不斷增加優質供給,筑牢安全應急防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踐行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東西部協作以及強化產業引領,支撐高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體現國企擔當,不斷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績效水平,增強社會價值認同。三是探索海外發展ESG實踐,提升國企國際競爭力。推動市屬國企海外經營機構在海外經營管理、重大項目實施中將ESG工作作為重要內容,主動適應所在國家、地區ESG規范要求,持續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