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廈大項目入選
2025-04-28 22:15:14?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廈大項目入選 廈大師生全程參與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考古發掘 廈門晚報訊(通訊員 戴佩琪 記者 郭文娟)近日,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京揭曉,廈門大學參與申報的“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項目成功入選。 “全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以學術價值、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為最主要標準,集中展示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呈現中國考古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是中國考古學界設置的國家級最高級別和最權威的獎項。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項目由廈大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東大學聯合申報。此前,該項目已經入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專家認為,武王墩一號墓的發掘,為研究楚文化政治格局、禮制變遷與藝術成就樹立了里程碑式的考古標桿。它不僅改寫了楚文化研究的時空框架,更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提供了江淮流域的璀璨實證。武王墩墓是戰國楚系墓葬中“獨立陵園制”的典范,陵園面積達150萬平方米,車馬坑長達148米,陪葬墓、祭祀坑星羅棋布,主墓封土高逾14米,墓坑深達20米,展現了楚國工匠卓越的工程智慧。 記者從廈大獲悉,自2020年起,該校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部分師生全程參與了武王墩一號墓考古發掘工作,工作成果獲得合作單位和學界一致認可,后續還將繼續參與該項目考古發掘報告編寫和相關學術研究工作。 2024年,廈大參與發掘的“福建平潭縣殼丘頭新石器時代遺址群”先后入選了“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和“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今年,“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再次摘得雙桂冠。近年來,廈大考古學科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鼓勵學生走出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并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踐行“大考古”工作思路,進行中外聯合考古工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