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教育 > 正文

辦好銀發課堂 廈門有這些法寶

2025-04-24 09:19:18? 作者: 郭睿?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推動老年教育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幫助老年人從“老有所學”到“老有所為”

辦好銀發課堂 廈門有何法寶?

《廈門經濟特區老年教育規定》施行一年多成效顯著的幕后解讀

3月3日上午,廈門老年大學春季學期開學。(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睿4月11日,“國家老年大學康樂中國行·國醫名師課巡講”首場安排在廈門分部——這也是國家老年大學成立后首個地方分部。

為什么是廈門?國家開放大學(國家老年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范賢睿說,廈門的老年教育在全國的老年教育里是一張名片,是走在前列的。

過去一年多,這張名片在法治引領推動下更加亮眼。去年3月1日,福建省首部老年教育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老年教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

為什么要立法?廈門市人大法制委主任李明哲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從法律層面上明確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和老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立法形式明確政府職責,強化經費保障和部門協同,通過系統化制度設計,為老年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規定》的引領和保障下,廈門老年教育持續上新——廈門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全市老年大學基層教學點規范化建設提質增效,全市老年教育師資庫進一步健全完善……也就在這一年,廈門老年大學新校區全面建成投用,國家老年大學廈門分部正式揭牌,廈門老年大學、思明區老年大學雙雙躋身首批“全國老年大學標準示范校”……

在老齡化率已達15.3%的廈門,這部全國鮮見的老年教育地方性法規益加顯現其深遠的意義。

法寶1

破解師資荒的法治密碼

過去一年,廈門老年大學新增課程超60種。教師從何而來?《規定》實施后,這個曾經給學校教務處帶來較大壓力的問題減輕了不少。

“一下子有很多人主動找到學校,請纓當老師。有的直接打電話咨詢,有的托學校老師、工作人員來詢問,其中還有不少是年輕人?!睆B門老年大學教務處主任戴志剛說。過去學校經常要忙著出去找老師,主動邀請、勸說他人來校開課,而如今的老年大學不僅少了師資的憂愁,有些課甚至還要競爭上崗。

業界普遍把這一變化,與《規定》出臺后廈門各界對老年教育的認識提高聯系起來。一年多來,廈門老年大學的門檻快被來參觀的單位或機構“踏破”了。他們不僅參觀,還帶著資源和人才來。廈門理工學院運動健康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教授黃彩華就是其中之一。

“我很驚訝,廈門在市區中心能建這么一所硬、軟件都非常強的老年大學,教學內容開展得也非常豐富,和我之前對老年大學的印象完全不同?!弊鳛閺B門引進人才的黃彩華,被校園里老年學員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所感染,和校方一拍即合,為學校開設新課“有肌運動與健康”。

越來越多師資正在被老年大學“留住”,且層次越來越高。根據《規定》關于“建好市、區老年教育師資庫”的要求,市教育局會同廈門老年大學,在原有老年教育師資力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市老年教育師資庫,并積極推動各區同步建立師資庫。目前,市級庫已有各類專兼職教師9650人,覆蓋多種專業領域。

市教育局介紹,師資不僅來自教育系統內部,廈門也在多方拓寬老年教育師資來源,比如結合“能者為師”行動,引入社會各界優秀人才。以湖里區師資庫為例,152名教師中,社會化選聘教師就有142名。去年6月,市教育局還從廈門高校、老年大學遴選33位專家,組建全市老年教育專家庫,為廈門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

對老年教育關注度的提高,“投射”在老年群體身上,是背起書包上學堂的爺爺奶奶越來越多。以翔安區老年大學為例,去年3月到今年3月,該校就新增教學班20個、學員527人次。全市老年教育的硬件建設也穩步提升。去年,廈門老年大學新校區全面建成投用,擁有76間不同功能的教室,可同時容納3000名學員上課。思明區老年大學、海滄區老年大學近兩年也都進行了擴容升級。從校園變大到教學設施智能化的提升,現代化的老年大學已成為今日廈門的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

法寶2

基層老年教育的“破壁”實踐

69歲的劉萍住在祥店社區,每周都要去位于后埔的江頭街道老年學校上兩次課。“走路10分鐘就能到,非常方便?!?/span>

此前,湖里區老年大學也辦在后埔,但2017年搬到枋湖后,離江頭街道的老年居民遠了?!袄蠈W員們一直反映能不能在家門口再辦個學校?!焙飬^老年大學黨支部副書記鄭道節說,“2023年我們看到《規定(草案)》,就決定乘勢而為,把這件事做起來。”

一邊有湖里區老年大學的師資力量和辦學經驗,一邊有江頭街道黨工委對場地、管理、經費等的支持,再加上專業社工組織的進駐,當年10月,江頭街道老年學校就揭牌成立,并于《規定》實施后,迅速擴大辦學規模,學員數翻番。

“推動老年教育向基層延伸,是《規定》一個重要的立法著力點?!睆B門市人大法制委備案審查處處長陳賢貴告訴記者,《規定》從擴大覆蓋面和強化供給切入,致力實現老年教育的普惠化、均等化,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江頭街道老年學校便是《規定》這一立法方向的受益者。

把老年大學辦到家門口,廈門有一個讓業內津津樂道的做法——推動老年教育與文明實踐的融合發展。這同樣被寫進《規定》中。2022年3月,廈門啟動老年大學教學點建設,2023年已在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成584個基層教學點,實現老年教育在區、鎮街、村居的全覆蓋。《規定》的實施,有力推動了基層教學點的建設與發展。

“基層教學點資源有限,但《規定》實施后,我們得到了鄰近鎮街、社區更多的支持,實現了資源聯動。”這一年,海滄區天竺社區老年大學教學點負責人陳澤感到“墻”被打通了。教學點的老師可以帶著學員,借用鄰近的硬件條件更好的東孚街道文化中心上課。在天竺社區內,教學點還實現了與轄區內培訓機構專業場所的資源共享,比如拉丁舞課、合唱課等。

在翔安區,過去一年已有7個教學點實現了與區老年大學同步招生、同步教學、同制管理?!啊兑幎ā窞槲覀兺七M基層教學點規范化建設提供了法律依據,教學點的積極性、配合度更高了?!毕璋矃^老年大學副校長陳飛訪告訴記者,此前區校對基層教學點的指導支持,主要是按需派師資,開啟教學點規范化建設后,和區校同制度管理的教學點已經實現了師資全部由區校下派,辦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我們目前也在積極推動其他教學點朝這個方向靠攏。”

規范化建設是教學點提質增效的一個重要抓手。廈門市委文明辦介紹,《規定》實施以來,這項工作一直在提速,著力推動教學點實現‘六個有’,即有一個組織協調機制、有一套工作制度、有一支師資隊伍、有一個教學工作計劃、有規范的學員學籍管理、有辦學經費保障。去年底,廈門市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年學堂優質教學點工作經驗交流會,首批30個優質教學點在會上受表揚,教學點規范化建設已經在開花結果。

更多老年教育資源也在向基層下沉。去年11月,廈門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致力統籌全市老年教育的數字化教務與教學系統,實現市、區老年大學與街道老年學校、社區老年學堂、學員手機終端等的互聯互通。目前,市校已接入該平臺,各區校的接入工作也在推進中。

法寶3

銀發紅利的二次開發

洪綢春畫的孔雀可以賣到2000元。

2015年,這位農村阿姨經人介紹到翔安區老年大學學國畫。如今,64歲的她辦過畫展,有了名氣,作品也走向了市場。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從現在到2035年的10年左右時間,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新進入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較高、經驗豐富、健康狀況較好、社會參與意愿強烈,老年人力資源稟賦突出,形成了新的“銀發人才紅利”。

在廈門,今天的老年大學已不僅是老年朋友的“興趣班”,越來越多的銀發人才正從這里走出。

他們是廈門志愿服務隊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廈門老年大學目前已建立11個學員社團組織,匯集了2000多名老年學員,他們活躍在廈門文明創建、文化傳承、關心下一代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他們是逐浪人生下半場的追夢人,有學員學會操作無人機,參加110無人機義務航空隊;有學員啃下攝影技術,開辦個人攝影工作室……因為老年教育,他們過得比年輕時更好。

“辦好老年教育既為人民所需,也為社會進步。做好老年教育工作,依法行政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和前提?!眹议_放大學(國家老年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范賢睿認為,廈門市為老年教育立法很有前瞻性,有利于老年教育的長遠發展。

帶著對激活老年人力資源的思考,依據《規定》對“市、區老年大學應當根據老年人學習需求,優化課程設置,打造精品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的要求,廈門各級老年大學在教學端正在不斷進行創新實踐。

今年,廈門老年大學首次推出“一個學期就畢業”的短學制班。短學制的課程有個共同點,能夠滿足老年人對知識性、技能性和實用性的需求,比如手機AI應用實操、魅力形象塑造等?!霸缙诘睦夏杲逃n程,多以娛樂性為主,現在已逐步向文化和技能學習的方向做轉變,現階段我們推出的大都是學習型課程,這也是當下老年人的實際需要?!贝髦緞偢嬖V記者,廈門老年大學已有部分優秀學員,成長為基層教學點的班干或教師,“下一步我們也會繼續從這個方向努力,幫助更多老年朋友從‘老有所學’到‘老有所為’。”

一年來,市人大法制委及相關專委會也在持續跟蹤《規定》的落地落實。李明哲說,如何進一步擴大老年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滿足老年群體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實現老年人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質變,這將是《規定》實施下一步重點工作。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涉老立法需求愈加迫切,今后要加強這一領域立法研究,用法律制度構建起全方位的解決問題機制,依靠法律手段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

期待每位老人都能找到佳座

●郭睿

今天的老年教育自帶流量,社交平臺上的年輕人羨慕它,媒體的鏡頭文字青睞它。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3.1億,占總人口22%,中度老齡化社會已然到來。老年教育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性的剛性需求。

在這場“銀發求學潮”中,廈門的探索創新實踐頗具示范性。當一些人還在用“興趣班”的思維看待老年教育時,廈門已通過地方立法,將其法治化、系統化。

不過這項銀發事業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的現實背景下,大眾對老年教育認知的提高,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老年人的年齡跨度大、需求差異顯著,比如“新老人”可能想學習智能手機應用,年紀更大一些的則更關注健康養生,需要針對不同老年群體開設差異化課程,才能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可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老年教育中來,為老年教育提供更多學位和資源,緩解人口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老年教育的供需矛盾。

當3億老年人與教育相遇,我們期待每個人都能在這堂課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佳座。

師資層次越來越高

市教育局會同廈門老年大學,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市老年教育師資庫,并積極推動各區同步建立師資庫。目前,市級庫已有各類專兼職教師9650人,覆蓋多種專業領域。

硬件建設穩步提升

去年,廈門老年大學新校區全面建成投用,擁有76間不同功能的教室,可同時容納3000名學員上課。

思明區老年大學、海滄區老年大學近兩年也都進行了擴容升級。

老年教育與文明實踐 融合發展

2022年3月,廈門啟動老年大學教學點建設,2023年已在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成584個基層教學點,實現老年教育在區、鎮街、村居的全覆蓋。

銀發人才 逐浪人生下半場

根據老年人學習需求,優化課程設置,打造精品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廈門各級老年大學在教學端正在進行不斷創新實踐。

有學員學會操作無人機,參加110無人機義務航空隊;有學員啃下攝影技術,開辦個人攝影工作室……因為老年教育,他們過得比年輕時更好。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