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候鳥栗喉蜂虎先頭部隊抵達騎馬山巢區
2025-04-19 10:32:07?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老朋友們 歡迎回家 夏候鳥栗喉蜂虎先頭部隊抵達騎馬山巢區,大部隊還在路上 廈門晚報訊(記者 林依文)15日上午,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通過保護區內的視頻監控系統觀察到,2只栗喉蜂虎飛來騎馬山巢區,先是在空中盤旋,之后一前一后落到樹枝上駐足眺望,并不時發出清脆的鳴叫聲。這標志著今年首批北遷的栗喉蜂虎回來了。 根據以往經驗,北遷的栗喉蜂虎一般在4月中旬到達騎馬山繁殖地。目前先頭部隊已抵廈,后續大部隊應該在回廈的路上。栗喉蜂虎是夏候鳥,主要生活在東南亞一帶,每年4月至8月是繁殖季,部分種群會飛到廈門繁殖、度夏,一直待到10月才離開。 為了迎接這群老朋友回家,近期,保護區對它們的“家”進行了精心布置。栗喉蜂虎有個特殊的習慣,就是不住舊巢。在每年栗喉蜂虎回家前,保護區工作人員都會將它們的巢穴沖洗兩遍,再用原生土回填,方便它們回來后再次筑巢。 等到它們陸續入住后,保護區工作人員就變成它們的“管家”,不僅要讓它們“住得好”,還要讓它們“吃得好”。由于栗喉蜂虎是晚成鳥,雛鳥出殼后,需要親鳥捕食喂哺直至離巢時為止,為此,保護區內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水池,不僅可供栗喉蜂虎和其他鳥類飲水、洗澡,還能為周邊昆蟲提供產卵場地,方便栗喉蜂虎捕食。工作人員還在周邊種植了約1500平方米的草本植物和果蔬樹木,并在栗喉蜂虎回來前,在保護區步道的兩邊撒上花籽,豐富昆蟲的食物種類,提升保護區內的昆蟲數量。此外,保護區內還養殖了蜜蜂,這些蜜蜂除了傳播花粉,還是栗喉蜂虎的“食糧”。 鏈接 栗喉蜂虎在廈門的家 為了保護栗喉蜂虎在廈門生活不受干擾,2011年,廈門在島內一塊原先的工業用地上設立了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構建栗喉蜂虎騎馬山繁殖地和五緣灣覓食濕地保護區。這是廈門首個設立在島內中心城區的市級保護區。 為何要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建立保護區?據介紹,2010年前后,廈門觀鳥協會的觀鳥愛好者在這里拍到了一張栗喉蜂虎集體覓食的照片。照片上,5只栗喉蜂虎同框出鏡,這張“高顏值”的合影在廈門轟動一時。 為了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能更好地安家,2011年,經過專家論證等環節,廈門正式設立五緣灣栗喉蜂虎市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實行封閉式管理。 名片 栗喉蜂虎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愛鳥、觀鳥人士稱為“中國最美小鳥”。 這些精靈身披泛著金屬光澤的藍綠色羽毛,尾巴上有一根“小天線”,眼部有一條黑色的過眼紋,喉部是栗色的,以蜜蜂、昆蟲等為食,性情兇猛,因而得名栗喉蜂虎。 數據 據統計,自五緣灣栗喉蜂虎保護區成立以來,栗喉蜂虎數量穩中有升。2023年,騎馬山保護區內親鳥繁殖數量保持在200只以上,在五緣灣濕地公園栗喉蜂虎覓食區,遷徙前聚集于此的栗喉蜂虎數量達3000只以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