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資訊 > 正文

廈門集美:以“服務溫度”提升職工幸福指數

2025-04-14 08:21:41? 作者: 江海蘋?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以“服務溫度”提升職工幸福指數

集美區總工會構建“益職護航”法律服務綜合體,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廈門日報訊(記者 江海蘋 通訊員 周雅娟 賴玉銀“外賣騎手與平臺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勞務派遣人員發生工傷,誰來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下班出車禍,責任不明,算工傷嗎?”……走進廈門市集美區綜治中心,集美區總工會不久前在此新設立的服務窗口,為職工群眾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職工維權和法律咨詢等服務。

為提升工會法律服務質效,集美區總工會集聚力量,推動建立“一個數據庫、兩窗口雙服務、三級體系、N個陣地”服務機制,創新打造“益職護航”法律服務綜合體,聚焦做精專項機制、做強專業支撐、做實專題普法、做優專門服務,形成“四做”“四專”模式,幫助職工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讓更多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職工群眾,以工會的“服務溫度”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

做強專業支撐

打造全市首個職工勞動法實務案例數據庫

“太感謝工會了,讓我得到了應有的賠償!”某物流公司職工冉某來到集美區職工服務中心,向集工法務苑法律服務團隊表示感謝。

2023年6月,冉某到廈門某物流公司應聘駕駛員,通過面試后開始根據公司安排跟車訓練,不久就開始運送砂石。在一次運送途中,冉某不慎發生交通事故。受交通事故影響,該物流公司不僅不與冉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還拒絕發放工資,雙方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產生爭議。在集美區總工會法律服務團隊的幫助下,最終認定冉某與該公司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及時保障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打開集美區總工會職工勞動法實務案例數據庫,類似的勞動糾紛實務案例不勝枚舉。數據庫里累積記錄著近五年來集美區總工會涉工領域相關法律以及相關實務案例等數據資源,這也是廈門市首個職工勞動法實務案例數據庫。

“打造實務案例數據庫,是工會‘娘家人’錘煉服務維權本領,做職工堅強靠山的創新舉措。”據集美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記錄、整理、歸檔、分類并編撰這些實務案例實屬不易,凝結了集工法務苑法律服務團隊的心血和智慧。”

這一個個案例,是工會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真實寫照。近五年來,集美區總工會集聚專業力量,以溫情服務化解職工的“急難愁盼”,將矛盾糾紛消弭于萌芽,迄今共惠及職工39.1萬人次。

基于該數據庫,集美區總工會耗時近一年,于2024年9月編撰出版《集工學法之勞動法實用問題100+例》一書,全書共34.8萬字,既是廣大職工的勞動法指南,也是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工具書。

做實專題普法

創新“兩窗口雙服務”模式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集美區總工會以職工需求為出發點,創新“兩窗口雙服務”模式,一方面,線下開辟區職工服務中心、區綜治中心兩個實體服務窗口。其中,區職工服務中心每周二、四全天候有專業律師“坐診”,為職工提供“一對一”免費法律咨詢;依托區綜治中心,推動勞動爭議矛盾糾紛“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站辦結”。另一方面,線上搭建熱線“12351”、“0592—6199909”兩個無形服務窗口,助推打造從咨詢到解決、從線下到線上的工會維權服務矩陣,為職工群眾提供及時、高效的解決訴求通道。至今共受理來電來訪606人次。

集美區總工會全力打造“集工學法”普法品牌,在區總工會微信公眾號先后推出“集工學法”“集工學法·云課堂”等特色欄目,由專業律師坐鎮,以原創案例、直播普法等形式為職工解讀法律條文,普及權益維護等知識,至今共發布專欄274期次,吸引37.5萬余人次閱讀。其中,“集工學法”專欄和“集工學法·云課堂”欄目先后獲評福建省“十佳”工會工作宣傳新媒體系列作品。

做精專項機制

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 工會實踐取得新成效

健全服務機制體制,打造苑、站、室三級法律服務體系,即在區總工會設立“集工法務苑”,在各鎮街設立“集工法律服務站”,在工會驛站設立“集工法律服務室”,把工會法律服務延伸到基層,創新服務模式,增強服務實效,為職工提供一站式維權關愛服務和豐富的普法資源。

集美區總工會以“工會+”為引領,構建聯動協同機制,加強政策聯動、平臺共建、資源整合、信息互通,提升工會維權服務和參與社會治理效能。拓展“N”個陣地,推動建立“工會+法院”“工會+檢察院”“工會+人社”等法律服務機制,建立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協作機制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協作機制。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工會實踐,整合資源在集美北部工業區設立“園區楓橋”機制試點—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為園區企業和職工提供調裁訴執“一條龍”服務。自基地啟動服務以來,共接收案件2421件,成功調解勞動爭議糾紛1208件,為1293名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約1696余萬元,有效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