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嘉庚后裔“組團”學漢語
2025-04-08 17:47:15?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海外嘉庚后裔“組團”學漢語 十多位身處海外不同國家的嘉庚后裔同步打開電腦“上網課”,參加第二期 “嘉庚心·中華情”——“南僑薪火”陳嘉庚后裔漢語言文化學習項目 3月21日中午12點,十多位身處海外不同國家的嘉庚后裔同步打開電腦“上網課”,參加第二期“嘉庚心·中華情”——“南僑薪火”陳嘉庚后裔漢語言文化學習項目。來自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的老師從第一課“你好”開始,在線上開展情景教學,讓從小生長在海外的嘉庚后裔們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 據悉,該學習項目由廈門市僑辦、集美學校委員會和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共同發起,于2024年舉辦了第一期,深受海外嘉庚后裔的歡迎。 “今年參與項目的主要是陳嘉庚先生家族第三代至第五代后裔,來自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年齡最小的19歲、最年長的67歲,職業包括電氣工程師、企業家、醫生、學生等。”集美學校委員會方面介紹,2023年,集美學校委員會組織陳嘉庚先生后裔參訪團赴北京、陜西參訪時,就有多位陳嘉庚后裔提出想要學習中文,在多方支持下,2024年,首期“南僑薪火”順利開班。第二期學習班延續首期學制,主要采取線上教學形式,由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指派優秀教師任課,課程包括漢語語言技能訓練、中華文化兩大類,并根據學員中文水平,分設初級、中級班,上課時間將延續一年半。 “初級班側重漢語學習,老師通過小班課和情景教學,讓學員迅速掌握漢語聽說讀寫技能。中級班側重文化學習,不僅教語言,還把中國地理、風俗、人文情況以及閩南地方文化、華僑華人簡史、嘉庚精神等內容融入教學之中。”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的負責人介紹,為了協調不同時區的上課時間,每周的線上授課時間都剛好處在北京時間的中午和晚上,為此,授課老師們都需要“加班”上課。今年,應學員要求,該項目還新增了“定制化學習班”,教授商務漢語口語,針對公共演講、會議發言、商務交流等場景開展專項訓練,為陳嘉庚后裔到中國投資興業、交流合作奠定語言基礎。 陳嘉庚先生曾孫陳銘先生作為該項目的首批學員,今年又報名參加了“定制化學習班”。在海外出生長大的他一直以英語和西班牙語為母語,此前并不精通中文,“當我涉足國際商業領域時,我逐漸意識到真正的溝通不僅僅是基本的對話,它需要深度、文化意識和精確度,尤其是在與高級專業人士交流、商業談判等職業環境中,正式的書面和口頭語言具有不同分量。”陳銘說,這種切身體會促使他想學習商務中文,“熟練掌握中文不僅能讓我在中國、在廈門拓展商業機會,還讓我在商業合作中贏得信任和尊重。”(記者 應潔 通訊員 潘蔭庭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