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城市發展這樣與留學人才雙向奔赴
2025-04-07 09:16:3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舉辦留學人才項目資本對接會,超六成人才為海歸博士—— 城市發展如何與留學人才雙向奔赴?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何無痕)又一批海外高端人才帶著創新項目回到廈門,實現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4月1日,2025廈門留學人才項目資本對接會成功舉辦,8個聚焦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優質項目集中路演。參會創業人才超六成為海歸博士,部分項目已獲得早期融資,凸顯了廈門對國際人才的磁吸效應。 據悉,自去年對接洽談系列活動舉辦以來,已有5家留學人才企業與外資企業、投資機構簽約,獲得意向海外技術授權和意向股權投資5000多萬元,撬動留學人才發展“最大增量”。 助力留學人才初創企業發展 對接會促進資金鏈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參加路演的創業人才,有多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省百人計劃、市“雙百計劃”等重大人才計劃。其中,洪明輝博士團隊的光學萬用儀,結合了人工智能兼容多種先進光學技術,具備更高更穩定的檢測精度;林海軍博士團隊的FMCW激光雷達高速高精度ADC項目,具備優于國外競品的設計驗證指標,能夠有力保障人工智能感知領域的產業安全,受到與會多名投資人的青睞。活動現場,來自銀行、創投機構、律所的代表對項目提出專業建議。在座談交流環節,創業人才與金融、投資機構深入對接,分享創業經驗。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人才支撐。今年,廈門市人社局圍繞“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留學人才項目資本對接平臺,開展“i海歸”創業發展協同行動,此次對接會是其中的重要舉措。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對接會進一步促進了資金鏈與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為留學人才初創企業發展助力,激發了留學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推動了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也為廈門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優化升級“群鷺興廈” 未來將引進和培養約5000名急需緊缺行業領軍人才和核心骨干人才 當前,廈門正堅定不移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按照“待遇最優厚、政策最精準、落實最有效”的要求,努力營造引才聚才良好生態,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精準有效集聚人才。目前,全市人才總量達170萬人,高層次人才近2萬人,人才密度居副省級城市前三。 就在2月初,2025年版的廈門市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標準正式出爐,新標準優化了評價認定條款,更加關注青年創新人才的引進。去年,廈門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首次設置創新團隊項目,13個申報團隊中博士學位占比近七成、平均年齡約37歲。為了加大對“雙百計劃”創新團隊的支持,新版標準將“雙百計劃”創新團隊負責人納入B類人才認定范圍,將“雙百計劃”團隊核心成員納入C類人才認定范圍。 從2013年啟動實施“海納百川”人才計劃,到2022年升級為“群鷺興廈”人才計劃,截至去年底,相關政策已累計支持2.65萬名人才,其中領軍人才達到4700名,全市90%以上高層次人才分布在軟件信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 當前,廈門持續優化升級“群鷺興廈”人才計劃(3.0版),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到2030年底,全市將引進和培養5000名左右急需緊缺行業領軍人才和核心骨干人才。優化調整電子信息人才項目,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行業納入重點支持范圍;新增新能源新材料人才專項,大力引進新一代動力電池、新型儲能等優勢領域核心人才,前瞻布局氫能、鈣鈦礦等未來產業創新人才。同時,3.0版“群鷺興廈”人才計劃更加突出向用人主體授權,賦予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等人才自主評薦權,激發企業引才用才的積極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