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集美學村因何值得漫步?嘉庚建筑給出答案

2025-03-24 09:15:45? 作者: 朱道衡?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集美學村因何值得漫步?嘉庚建筑給出答案

——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CityWalk”斗陣行第三期活動走進集美學村

南薰樓

集美大社

“CityWalk”小隊在領隊的介紹下參觀鰲園。

“CityWalk”小隊在領隊的介紹下參觀集美中學的建筑。

集美學村“CityWalk”線路

第?站:“集美學村”牌樓

第?站:龍舟池

第?站:道南樓

第?站:南薰樓

第?站:延平樓(集美寨遺址)

第?站:集美鰲園

第?站:陳嘉庚紀念館

第?站:文確樓(嘉庚郵局)

第?站:集美大社

【途經代表性景點】

南薰樓

集美學村地標建筑南薰樓是“嘉庚建筑”的經典范例,系陳嘉庚生前親自規劃和設計的代表性建筑。“南薰”二字取自《詩經·南風歌》的“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寓意陳嘉庚先生“教育興國,科學興國”的偉大理想。南薰樓于1956年興建,1959年竣工,建成后,不僅是集美學村最高建筑,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廈門乃至省內的第一高樓。

延平樓

延平樓是南薰樓群中建成最早的建筑,于1921年12月奠基,1922年9月落成。陳嘉庚對延平樓的興建十分重視,在奠基時親自撰書《集美小學記》。1938年日軍入侵廈門,延平樓首當其沖,幾成廢墟。1951年,延平樓在原址重新設計建設,1952年底竣工。

道南樓

以長見稱——9段式布局,以主樓為軸心,兩側各4座對稱的一字形組合建筑,通面寬176米。始建于1954年,1964年竣工,陳嘉庚生前親自主持開建。當人們在廈門大橋和地鐵列車上進出廈門島時就能看到它的倩影,要走到龍舟池的南岸才能把它全部收入鏡頭。

文確樓(嘉庚郵局)

位于集美潯江路,臨近嘉庚公園、陳嘉庚紀念館。這棟樣式精美的僑樓已成為“陳文確、陳六使陳列館”和嘉庚郵局所在地。文確樓坐北朝南,為西式磚混結構建筑,洋灰面外墻,建筑前部為二層半主樓,后部為三層長條形附樓,主樓與附樓之間為天井,中有方亭連接,樓前后均有寬敞花園,兼具東西方特色。文確樓是集美保留較為完好的僑房之一,由陳文確、陳六使兄弟出資建于1937年。陳文確、陳六使是集美人,也是陳嘉庚的族親,他們也像陳嘉庚先生一樣熱心教育事業。

集美鰲園

國家4A級景區,也稱“陳嘉庚紀念勝地”,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包括鰲園、陳嘉庚紀念館、歸來堂、歸來園、陳嘉庚先生故居、嘉庚文化廣場、嘉庚公園等,是紀念陳嘉庚先生、弘揚嘉庚精神的重要陣地。其中集美解放紀念碑是鰲園的主體建筑,高28米,碑身正面是毛澤東手書“集美解放紀念碑”,背面是陳嘉庚先生親手撰寫的碑文,記錄了集美解放的歷史背景和重要意義。

廈門日報訊 (文/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趙靜 圖/記者 林銘鴻)3月21日,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CityWalk”斗陣行第三期活動走進集美學村。有60多位市民踴躍參與,三五結伴,漫步于集美學村,感受嘉庚建筑的獨特魅力,領悟嘉庚精神的深厚內涵。漫步團時而駐足欣賞拍照,時而低聲分享交流,用腳步與這座百年學村進行“深度對話”。

從“集美學村”牌樓出發,漫步團穿過龍舟池,沿途欣賞道南樓、南薰樓、延平樓等嘉庚建筑,參觀集美鰲園……最后在集美大社感受煙火氣。9個點位、大概2.5公里路程,看似常規的路線,由帶隊專家吳吉堂精心策劃,他結合集美學村的建筑特色與文化底蘊,為參與者設計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

作為集美區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一級調研員吳吉堂是一位“學村通”,曾參與打造集美學村歷史文化街區、集美研學總部等重要文化項目。“路線既將重要的嘉庚建筑包含在內,也最大限度展現集美學村自然風光之美。點位距離不遠,老少咸宜。”吳吉堂說。

集美學村由何而來?站在“集美學村”牌樓下,時光仿佛回到1912年,在南洋創業的陳嘉庚懷揣報國抱負,從新加坡回到故鄉集美籌辦教育。龍舟池的海潮聲將漫步團拉回現實,道南樓、南薰樓、延平樓等沿著集美海岸線一字排開,形成靈動的濱水天際線。

“在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當綠皮火車經過高集海堤駛出廈門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南薰樓;而離開集美時,最后一個目送人們遠去的也是南薰樓。”吳吉堂介紹,作為集美學村地標建筑,南薰樓的主樓高54米,作為陳嘉庚生前親自主持督建落成的最后一棟建筑,1959年落成后就成為全省第一高樓,整整二十年無“樓”超越。

如果說南薰樓是以高取勝,建筑獨具匠心,道南樓則是以長見稱,整體典雅莊重——9段式布局,以主樓為軸心,兩側各4座對稱的一字形組合建筑,通面寬176米。這座精美建筑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重檐歇山頂、燕尾脊、綠琉璃、紅磚墻等嘉庚建筑的主要元素以及做工考究的石雕。道南樓還是陳嘉庚親自主持興建的集美學校校舍的最后一座建筑。

經過陳嘉庚紀念館和文確樓,漫步團抵達此行終點集美大社。介紹完歷史文化背景后,吳吉堂給本次活動一個開放式結尾:大家自由活動,放慢節奏感受,通過這里的一磚一瓦,觸摸歷史的脈搏與文化的底蘊。

本次活動是我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系列重要宣傳活動之一,由廈門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專班、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辦。

聲音

“CityWalk”不僅是游客休閑旅游的方式,也是本地居民重新認識自己所生活城市的新途徑。“我媽媽是集美大社的,小時候,我常常聽外婆講集美學村的故事。”漫步團成員、市民楊勛葳坦言,作為老集美人,這次卻是第一次系統性地了解集美學村。

新廈門人毛朝敏,家住同安,第一次來集美學村,被嘉庚建筑中西合璧的獨特風貌、底蘊深厚的人文內涵深深吸引。“我最感興趣的是南薰樓,更欽佩陳嘉庚先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國家為重、以民族為重的高尚品格。”毛朝敏說。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