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鄉村振興的“同安樣本”
2025-03-20 09:07:1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打造鄉村振興的“同安樣本” 東南網3月20日訊(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邱趙胤 通訊員 鄭素描 楊心亮 許萌芳)日前,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第一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名單公示公告,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成功入選,這也是本次評選中廈門市唯一入選的鄉鎮,為同安區乃至廈門市的鄉鎮發展樹立了典范。 汀溪鎮位于同安區西北部山區,是廈門的“北大門”。近年來,汀溪鎮立足本地實際,把特色農業作為產業發展的根基,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積極引入各類資源,強化鎮域內產業間的聯動合作,促進產業多元化布局,村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產業、生態、文化協同共進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資源整合 開拓旅游新局 “購買芭樂70元、楊桃56元、大米70元,再加上餐費560元,今天共消費756元。”大溪源生態農場負責人陳海彬在微信上向客人發送消費明細后,很快收到轉賬。 陳海彬的農場位于汀溪鎮西源村,占地近300畝,種植橘柚、葡萄柚、臺灣金煌芒果、果凍橙、楊桃等多種水果。過去,農場主要依賴批發銷售,而隨著汀溪鎮農文旅融合的推進,如今前來體驗采摘的游客日益增多。 去年9月,“金秋銀城 豐饒鄉旅”2024年同安豐收季活動舉辦,西源村作為重點推介對象,吸引了一大撥游客。“推介活動辦完后效果明顯,村里的道路上車輛變多了,有時還會堵車。”陳海彬笑著說。目前,他已經把農田里空置的土地進行平整,種起了水果玉米,希望能填補水果成熟的空當期,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采摘體驗。 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進程中,單一鄉村的旅游資源相對匱乏,如何有效串聯各方資源,從多個維度實現突破發展?汀溪鎮西源村和隘頭村的聯動合作給出了答案。 與西源村相隔不到7公里的隘頭村,40余家溫泉度假酒店和特色民宿星羅棋布,各類溫泉泡池一應俱全。憑借得天獨厚的天然溫泉資源,隘頭村已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溫泉旅游勝地。 “今年初,隘頭村來我這里采購了一批水果,組合成禮品包,供泡溫泉的游客選購。”陳海彬告訴記者,兩村開啟了聯動模式:游客在隘頭村泡完溫泉后,可前往西源村體驗采摘;在西源村采摘乏了,也能到隘頭村泡泡溫泉放松身心。 “這種農文旅融合的模式,極大地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體驗,也實現了客源共享,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增長。”同安區汀溪鎮黨委副書記馬銘飄介紹,汀溪鎮以“一心三線”為抓手,著力打造西、中、東三條示范動線,通過整合沿線鄉村的資源,推動各個村落的旅游產業從單一走向多元,形成全域旅游發展格局,讓游客得以充分領略汀溪鎮獨特的旅游魅力。 聯建共建 共繪振興藍圖 春潮涌動,萬物勃發。汀溪鎮頂村村春意盎然,簇簇桃花綻放在枝頭,為這個小山村增添了一抹迷人的色彩。如今的頂村村,不僅是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圖,更是鄉村振興戰略下優秀經營模式的生動實踐。 早在2012年,頂村村借助村內的田園和山林資源,打造融合觀光、采摘、休閑等功能的生態農業體驗區。同時,深入挖掘并整合傳統古厝資源,開發出特色民宿,為游客提供住宿服務,并成立“頂上鄉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對民宿實施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分配的模式。 經過10多年的發展,頂村村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基礎設施落后、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的小山村,如今已煥然一新。去年初,頂村村舉行鄉村振興產業分紅大會,624名村民共分得62萬余元。 隨著頂村村的發展日益成熟,其成功經驗開始影響周邊村莊。荏畬村自然資源豐富,村內的蝴蝶谷景色優美,但由于缺乏旅游開發和運營經驗,蝴蝶谷曾一度荒廢。 汀溪鎮的“跨村聯建 發展聯片”模式給荏畬村帶來了轉機。頂村、古坑、西源、荏畬、堤內等村成立跨村聯建聯合黨委,完善聯席會議、輪值議事制度,將成熟的鄉村旅游管理運營模式應用到聯村發展中。 這樣的背景下,荏畬村引入“頂上鄉村”團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2公里的鄉村土路被改造成平坦的水泥路,沿途的景觀和基礎設施也得到全面改造提升。去年5月,蝴蝶谷重新開園,引來八方游客。 “近年來,汀溪鎮不斷加強轄區村企共建,促進‘一村一品’鄉村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建立村集體、企業、村民之間緊密的收益聯結機制,帶動村民增收,走出一條村企共贏的綠色發展新路子。”馬銘飄表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