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百萬人口大區的“增長密碼”
2025-03-14 10:42:19?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百萬人口大區的“增長密碼” 集美區以110.1萬的常住人口規模,繼續位居廈門市人口第一大區 近日,廈門市統計局發布2024年主要人口指標數據。其中,集美區以110.1萬的常住人口規模,繼續位居廈門市人口第一大區。 集美,何以成為廈門市人口大區? “便捷的區位優勢、宜居宜業的環境和配套、高質量的產業發展、深厚的人文底蘊等因素鑄就了集美巨大的‘吸引力’。”集美區統計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近五年來,集美區人口都在逐年遞增。其中,青年人(14周歲至35周歲人群)占常住總人口的比重達46%。年輕與活力,正在成為集美區發展的新優勢。 宜居優勢:便捷交通與完善配套 確實,翻開廈門版圖,集美先天稟賦清晰可見。廈門大橋、杏林大橋、集美大橋連接島內外,“兩環六縱六橫”骨干路網基本形成,地鐵、高鐵、高速、快速路、BRT一應俱全,拉近了島內外的時空距離和人們的心理距離,讓集美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如果說,便捷的交通為集美聚攏人氣奠定了基礎,那么,完善的配套則讓集美更加宜居。廈門市婦幼保健院集美院區一期門診啟用、廈門市第五中學集美校區項目獲批……關系到集美居民切身利益的利好消息頻傳,優質醫療、教育等配套資源不斷從島內向集美延伸。 2024年,集美區實有人口凈增5.9萬;商事主體新增3.2萬戶,同比增長18.1%,增幅居全市第一,實現人口、產業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同頻共振。 經濟活力:產業集聚吸引人才 集美區擁有軟件園三期、機械工業集中區等眾多產業園區。在集美區看來,要讓更多年輕人留在集美,選好產業發展方向是關鍵。當前集美區緊扣創新引領,重點布局新能源商用車、新型能源與系統、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以及美食、美妝、美妙視聽、美好設計、美滿身心等“五創五美”產業,加快布局商業航天、低空經濟、衛星互聯網、新一代半導體等未來產業,為更多年輕群體加入集美“大家庭”創造了新機遇。 產業集聚帶來就業機會,就業機會吸引人才流入,人才流入帶動家庭定居……這種良性循環推動集美區人口持續增長。 人來了,要留得住,這才是集美這個百萬人口大區的強勁內核。集美區建成各類青年人才公寓14處,青年人才創業可享受配套扶持資金和完備的金融服務鏈支持…… 社會關懷:青年家庭無后顧之憂 集美區根據人口結構特征,針對青年人口提出了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區”的定位。圍繞青年成長全周期,該區全方位構建有利于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生活、學習教育、健康成長的友好“生態系統”。 “從集美大學畢業后,我就選擇留在集美創業。”在軟件園三期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曾先生說,集美新城很適合創業和定居。他在這里買房,去年喜得千金,現在全家都搬過來了。 為了讓青年家庭無后顧之憂,去年年底,集美區“愛鄰護幼”放心托育惠民服務啟動,集美國投嘉幼托育中心、博雅啟萌姚明托育中心等首批9家托育機構為0歲—3歲嬰幼兒提供周末免費托育服務。為滿足不同家庭需求,集美區還積極構建多元化的托育服務模式,全區現有托育機構82家,總托位4383個,其中普惠托位3249個,普惠托位數占比達74.13%。這一系列護航措施吸引了大量年輕家庭落戶集美。 除此之外,集美區還是獨一無二的文教區。作為廈門市高校資源最密集的行政區,集美區聚集了1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6萬名在校師生,這也為集美區的百萬常住人口提供了強勁的支撐。 如今,在集美,軟件園三期軟件信息服務業漸成規模,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創新創業大廈等地成為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沃土;大悅城、嘉庚劇院、星巢越中心等大型商業體為居民生活提供了高品質服務……展望未來,集美區仍需在產城融合、公共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穩住百萬人口大區的“江湖地位”。(記者 宗琴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