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薯”
2025-03-14 10:15:18? ? 來源: 集美報 責(zé)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吃過晚飯在外散步,偶遇一個烤紅薯攤,拗不住妻子買了一個。剝開紅薯外皮,外焦里嫩,皮肉分離,那熟悉的香氣瞬間帶我回到童年。 兒時,每到集體收紅薯的日子,我和小伙伴就像脫韁的野馬沖入勞動大軍。我們是來“撿秋”的,前面的紅薯裝車運走,我們在后面的土里刨一刨,總能欣喜地找到幾斤紅薯尾巴。 后來包干到戶,家里分到了地。母親興奮地規(guī)劃著每塊地要種什么。最后一塊不太好的坡地,母親發(fā)愁了好長時間。 “不然就種紅薯吧。”在父親的建議下,母親買來了紅薯苗,栽種的過程也是認(rèn)真而虔誠的。母親學(xué)著別人的模樣挖地、整壟、栽苗,過了幾天在別人提醒下,她才知道紅薯苗要倒著栽,于是又返工了一遍。折騰了兩回,紅薯苗有些蔫了,后期長勢不是太旺,母親多次埋怨自己連紅薯也栽不好。好在那時不再以紅薯為主糧,收成不好也沒有影響家里的生活。 收紅薯時,雖然羨慕別人家碗口大的紅薯,但沒想到我們家細(xì)長身段的紅薯卻帶來了意外之喜。煮紅薯粥,甜甜的味道讓我唾液四竄,唇齒留香。在灶膛草木灰里燒紅薯,是母親的絕活。紅薯與火親密接觸,留下了火的烙印,拍去發(fā)硬的表皮,騰騰熱氣里紅薯香味一下鎖住了我們的味蕾。看著我們你爭我搶地消滅紅薯,母親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意。稀粥里的紅薯味道寡淡,吃多了反胃,灶膛里的紅薯讓我們百吃不厭。 后來,母親掌握了栽種紅薯的竅門,我們家的紅薯不僅個大,而且口感甘甜。切紅薯干,都是在田邊直接切片晾干。秋陽杲杲的清晨,母親坐在地瓜擦旁邊,隨著“咔哧咔哧”的美妙聲響,一個個紅薯被切成薄片。我們在土塊地里穿梭,熟稔地把一籃籃白白的紅薯片撒在土塊上。 紅薯干一面曬得差不多后,會向上翹起來,這時就需要把原來的底面朝上翻曬。種紅薯的田離家遠(yuǎn),不方便一次次翻曬和下雨搶收,我們經(jīng)常在紅薯干還沒干透時就收回家,在院子里和平房頂繼續(xù)晾曬。 曬好的紅薯干大部分拿到集市上賣了貼補家用,留下一點磨成面粉烙煎餅。母親也會留下一些熬紅薯干粥,當(dāng)外頭朔風(fēng)凜冽,紅薯香味彌漫了整間灶屋,也滋養(yǎng)著我們的心。喝著紅薯干粥,就著自家腌制的咸蘿卜,大雪紛飛的夜晚足以慰平生。 工作后來到城市居住,曾經(jīng)沒忍住饞意,在街邊買了一個烤紅薯。掰了一小塊放入口中,水分多了些,比母親灶膛草木灰里的燒紅薯少了份甘甜和香糯,此后再也沒有買過。有時我也會盯著街頭那些烤紅薯的人出神,他們守著溫暖的烤爐,聞著甜甜的薯香,笑盈盈地等待著顧客的到來,就像當(dāng)年在灶屋里望著我們歸來的母親。 (來源:集美報) |
相關(guān)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