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民生 > 正文

廈門市同安區陸續完成轄區10個農貿市場改造提升

2025-03-10 09:25:41? 作者: 林健華?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老市場展露新顏 小菜籃滿載幸福

同安區陸續完成轄區10個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實現精細化管理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黃靜怡既有智慧賦能的便捷體驗,也有文化浸潤的鄉愁記憶;既有商戶規范經營的蓬勃生機,也有市民主動參與的治理活力……走進同安區大大小小的農貿市場,“亮、凈、齊”的清新感撲面而來。

連日來,同安各大市場時常可見管理人員拿著標準砝碼,檢測商戶的電子秤,同步宣傳3月起施行的《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嚴厲打擊“鬼秤”現象,農貿市場文明秩序進一步提升。

農貿市場不僅關乎千家萬戶的“菜籃子”,更是城市治理水平的“試金石”。當前,同安區以“大城管”機制為針,以精細化管理為線,陸續完成轄區10個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織就了一張兼具溫度與精度的民生幸福網,全區市場規范化管理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痛點”變“亮點” 農貿市場改頭換面

說起買菜,許多同安人的首選地,就是位于同安老城區的城西市場。這個有著30多年歷史的農貿市場,是同安輻射面最廣、產品最豐富的市場,獲評福建省首批“四星級文明集市”。

走進城西市場,按顏色區分的“蔬菜區”“海鮮區”“肉類區”等指示牌十分醒目,市場內共有437個攤位和店鋪。墻上張貼著每日更新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攤位上掛著價格公示牌及商戶營業執照,一目了然。

作為老顧客,許先生見證了城西市場的蝶變。他說,以前通道狹窄、地面濕漉漉,買菜只想趕快完成任務,而現在“買菜就像逛商場,可以慢慢逛”。蔬菜商戶葉志堅用一個例子證明城西市場的變化——他以前必須穿雨靴做生意,現在可以穿著運動鞋。

位于歷史建筑之間的北門市場,則透露著千年銀城的文化底蘊。消費者走進北門市場,紅磚、花格窗、仿大理石門框等閩南建筑元素映入眼簾,感受就像逛文化集市。顏值與安全并重的市場讓市民李女士很舒心,她說:“我每天清晨來到市場,就會看到市場工作人員抽檢攤位上的菜品,感覺食品安全多了一份保障?!?/span>

同安的農貿市場大多是20世紀90年代建設的半露天或露天式鋼棚結構市場,在過去,“臟亂差”是痛點、難點。如今,通過硬件改造,分區明確合理,環境寬敞整潔,消防噴淋設施、農殘檢測室等一應俱全。

“硬件升級了,服務同步提升?!蓖矃^市場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轄區國企,承擔著市場開辦單位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并通過整合營銷手段、統一品牌運作,形成規?;⑦B鎖化經營。

“獨角戲”變“交響曲” 創新機制凝聚合力

農貿市場的治理,從來不是職能部門的“獨角戲”,而是多元共治的“交響曲”。近年來,同安區不斷強化“大城管”機制運行,在農貿市場精細化治理的探索過程中,率先全市形成“一市場一專班”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各鎮街、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新格局,以小切口寫好富美新同安建設大文章。

在同安區委文明辦的牽頭下,鎮街、市場監管、城管、公安等部門聯動,在全區農貿市場分別成立工作專班,采取定期聯合巡查的工作模式。這樣一來,能現場解決的問題,馬上解決;未能現場解決的,實時上報相關主管部門合力解決。

“農貿市場治理,要內外兼修、軟硬兼施?!背俏魇袌鲐撠熑私榻B,去年來,創新推行“紅褒黃貶”制度,取得顯著成效。具體而言,對因違法行為被立案查處的入場經營者,由市場開辦單位在當事人攤位醒目位置豎立黃牌進行公示,形成一個案例、震懾一片的效果;對長期誠實守信的經營者,則頒發“誠信商戶”紅色錦旗,通過褒獎激勵引流消費。2024年,共頒發紅色錦旗12面、豎立黃牌8個。

接下來,同安區將以區級國企管理的5個農貿市場為試點,指導開辦單位建章立制,對入場經營者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在租金收取、攤位招標等方面對守法者、違法者適用不同標準,持續抓好農貿市場精細化管理,為提升同安區城市管理水平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