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民生 > 正文

廈門市委老干部局組織在廈省市級老領導參觀考察廈門食品安全工作

2025-03-06 09:20:21? 作者: 翁華鴻?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聚焦監管問計企業 共繪食安治理新篇

市委老干部局組織在廈省市級老領導參觀考察廈門食品安全工作

老領導參觀考察市市場監管局市場監測預警中心,詳細了解廈門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探索創新實踐。(記者 黃曉珍 攝)

老領導走進見福烘焙車間,實地考察產品生產流程。(記者 黃曉珍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胡秋蓮 李潔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市委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開展“奮力拼搏、奮勇爭先”專項行動部署要求,昨日上午,市委老干部局組織在廈省市級老領導赴市市場監管局、海滄見福產業園,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和現場觀摩,重點了解廈門市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系建設及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全方位了解廈門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為城市食安發展“把脈問診”,共促廈門食品安全建設再上新臺階。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在半天的時間里,老領導們深入了解了廈門食品安全治理的系統性成果,對有關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企業責任落實等方面的創新成效給予肯定。他們紛紛表示,廈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標準建設、服務企業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用科技與責任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溫暖底色。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之年。老領導們強調,要堅持用改革精神持續優化監管體系,持續推動產業升級,深化社會共治,讓食品安全成為廈門的亮麗名片,讓市民吃得更安心、更放心。老領導們同時表示,將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積極建言獻策,力所能及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銀發智慧和力量。

食安智慧中樞 科技賦能亮點紛呈

考察首站,老領導一行來到市市場監管局市場監測預警中心。市市場監管局主要領導向老領導們全面匯報廈門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情況。廈門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獲得老領導們的頻頻點贊。

2001年,按照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提出的“扎實推進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要求,廈門率先開展“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多年來,廈門持續加大監管投入,各區每年投入專項經費,為551個社區(村)配備711名專職食品協管員,密織基層監管網絡,逐步構建起具有廈門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2022年,廈門榮獲全省首個“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稱號,在福建省食安工作評議考核中連續八年名列第一或A級,群眾滿意度攀升至93.98%。

“一品一碼”追溯平臺實效突出,已將13.9萬家經營主體、77.4萬種食品納入管理,記錄7.3億筆交易臺賬數據,預包裝食品追溯數據全省領先,實現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責任可究”。同時,“五位一體”抽檢監測體系成績亮眼,千人10批次的抽檢量、99.83%的評價性抽檢合格率,位居全國前列。此外,“明廚亮灶”建設成果顯著,91.3%的餐飲單位實現可視化監管,公辦學校、醫院、養老院食堂更是高標準建成“雪亮廚房”,讓后廚從“幕后”走向了“臺前”。

廈門還堅持高標準引領,發布134項嚴于國標的供廈食品標準,其中30多項為全省首創。“鷺品”公共品牌已涵蓋62家企業的680種產品,與多地開展合作,拓寬優質食品的供應渠道。在社會共治方面,“食安衛士”品牌影響力日益增強,“月月十五查餐廳”等活動有聲有色,多支監督志愿者隊伍活躍在一線,食安共治模式多次入選全國優秀案例,獲得廣泛贊譽。

老領導們認真聆聽匯報,不時提問交流,對智慧監管體系給予高度評價,贊揚廈門的食品安全工作得力,為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筑牢堅實防線。老領導們表示,廈門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得非常扎實,制度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智慧監管體系讓人眼前一亮。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高了監管效率,也增強了市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