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推動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
2025-02-28 09:27:0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推動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 “月·閱·談”進海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專題讀書沙龍活動昨舉辦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岑)昨日下午,海滄區新垵黨群服務中心三樓,書香氤氳,氛圍熱烈。由廈門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月·閱·談”進海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專題讀書沙龍活動在此舉辦。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呂志奎,海滄區住建和交通局副局長孫偉陽,新陽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沈科鳳,外來務工人員代表吳靈琳等來到現場,聚焦“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結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戰略部署,通過“講、讀、評、薦”等四個環節,用生動的語言、扎實的數據、鮮活的事例,帶領大家深度學習。 據介紹,本次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現場配套同步直播,線上覆蓋人次超130萬人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講準理論 增強思想自覺 “我是廈門城中村治理的參與者、見者證,也是講述者。”昨日的活動上,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呂志奎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深入淺出地展開理論解讀。 “從理論邏輯來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為廈門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提供了科學指引。”呂志奎說,廈門經濟特區改革開放過程的一個縮影就是從島內拓展到島外,實施跨島發展,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斷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過程。 在呂志奎看來,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體現了廈門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的理論自覺,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就是要建好城中村“四大空間”,通過“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治理”等機制對空間里的生產要素、分配要素、消費要素和治理要素進行再定義和再造,實現這些要素的活力與秩序的有機統一。 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在活動中,現場聽眾通過誦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分享理論學習心得。新垵村駐村選調生、“海滄新聲力”宣講員鄭嘉奇說,“能夠參與到廈門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的實踐中,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盡一份力,我感到非常榮幸。看著村莊一天天變美,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紅火,我更加感受到自己這顆小螺絲釘的使命。” 講活實踐 共建共治共享 “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好地方,共同學習探討一個好話題。”正如呂志奎所言,此次“月·閱·談”活動走進新垵村,這里是海滄臺商投資區最早經歷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村莊,是廈門島外人口最多的城中村。2024年1月19日,市委文明辦和海滄區在新垵村召開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總結提煉出的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海滄路徑”得到省委文明辦肯定并推廣;2024年4月11日,廈門市城中村現代化治理現場會在新垵村順利召開,“新垵經驗”在全市范圍內推廣。 在互動環節中,新陽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沈科鳳分享道,“新垵村在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工作中的創新點主要在于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模式。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在新垵村這個大型城中村得到了生動體現。” 在治理過程中,新垵村注重傾聽民聲、匯集民意,把安全作為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最為關鍵和緊迫的任務。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引入國企參與,同時通過建設融空間,展現臺青與村莊的融合過程。 共享是城中村治理的最終目標。沈科鳳說,近年來,新垵村“大物業”管理模式日漸成熟,通過打造陣地、整合資源,在民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上精耕細作。與此同時,“新垵夜校”重新啟動,通過“白天上班+晚上充電”模式,引導青年在夜晚閑暇時刻提升自我;村圖書館為兒童和居民提供便捷的文化閱讀空間;在低端業態轉型升級上下功夫,通過空間梳理,拆除違章占地,騰退攤規點;打造正順公寓、古厝活化利用,推動“雙火車頭”集體經濟項目…… 談到此處,現場聽眾、居住在新垵的“新廈門人”吳靈琳激動地站起來分享,她說:“我是龍巖人,大學畢業就來到新垵,一轉眼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如今,村莊美景如畫,真正讓我感覺到‘此心安處是新垵’。” 講透政策 AI探尋新路 昨日的活動中,現場還有一位“神秘嘉賓”參與討論,它就是當下炙手可熱的“DeepSeek”。“海滄區如何在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中作出示范,走在前列?”圍繞這個問題,“DeepSeek”從強化頂層設計、推動產業融合、基礎設施一體化等方面給出了建議。 在海滄區住建和交通局副局長孫偉陽看來,“DeepSeek”給出的答案比較全面。回顧這兩年,海滄取得顯著成效最關鍵的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是推進城中村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在堅持黨建引領的同時,海滄積極創新黨建“新模式”,著力構建“大黨建、全覆蓋、精細化”黨組織體系。例如,新垵村創新“一村五片”治理思路,將基層黨支部建到片上,發動村民、自治協會、志愿組織廣泛參與城中村現代化治理。 孫偉陽說,海滄區在城中村治理過程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在破解空間梳理難題、整治歷史兩違裸房、安全專項治理、深耕閩臺鄉建鄉創等方面積累了有益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城中村治理不斷深入推進,海滄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也不斷登上新臺階。2023年,福建省公布首批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試點縣(市、區),廈門市海滄區名列其中。近年來,海滄持續圍繞理念、服務、文化、治理、創建、人才等六個方面推進城鄉精神文明融合創建,不斷在多元交融、結對互融等方式積極作為,持續讓群眾在發展中收獲實打實的幸福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