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水產交易如何“買全球賣全國”
2025-02-27 09:19:4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水產交易如何“買全球賣全國” 記者連日蹲點采訪,探尋廈門高崎漁港破解漁獲供給瓶頸問題的創新做法 執法人員走訪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抽檢水產品。(記者 張奇輝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昨天晚上8時,一輛黑A150*A大掛車風塵仆仆地駛上湖里區漁港東路,在一處設有關卡的卡口停了下來。副駕駛座上的人掏出一個二維碼,經門崗工作人員掃碼查驗后,這輛從黑龍江來的大車才進入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 夜間從廈門島北部海域吹來的冰冷的海風,并沒有減弱位于廈門高崎漁港內的這一省內最大海鮮集散地人們的熱情。大掛車一停穩,鮮之源水產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年輕小伙就挽起袖子,涌過來卸貨,一箱箱從俄羅斯來的冰鮮龍蝦、墨魚等,很快受到了聞訊而來的魚販子們的圍觀。從這個小點位往四周環視,總面積18.2萬平方米的交易中心在縱橫交錯的街巷中燈火通明,叫賣聲、詢價聲此起彼伏。 這樣熱火朝天的買賣場景,每日傍晚6時至次日凌晨6時,幾乎都會出現。在完成海域退養、遠洋捕撈縮減的廈門,緣何能孵育出如此爆紅的漁市?已經投用15年的漁港,如何才能在休閑漁業競爭中有更大作為?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連日來在廈門高崎漁港蹲點采訪,觀察蘊藏其中的因果聯系。 本地貨源少了? 找到破解問題的金鑰匙 廈門島西北岸線,一段弧形突出的堤壩告訴過往船只:這里是廈門高崎漁港的地界,而在幾天前,農業農村部公布2025年第一批漁港等級認定名單,廈門高崎漁港被認定為“國家中心漁港”。 最近幾日,記者蹲守在堤壩旁觀察前來漁港靠泊交易漁獲的船只,發現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更多的是龍海籍甚至廣東籍、浙江籍的外地漁船——喜獲豐收的漁民,把變現的目光鎖定在了在海上聲名遠揚的交易中心。 靠岸,卸貨,搬運,過秤,送往交易中心。昨晚抵達廈門高崎漁港的“閩龍漁61328”船漁民林生恩顧不上擦汗,就把兩整箱冰鮮梭子魚往岸上搬。和往常一樣,他們這次去的是數百海里之遙的閩南漁場海域,捕撈到的,除了螃蟹、蝦等活鮮之外,還有梭子魚、魷魚、赤鯮魚、龍舌魚等冰鮮海鮮,林生恩說:“現在雖然不是旺季,但交易中心很紅火,一個晚上都能賣光。” 記者在蹲點中得到數據,在不是旺季的2月份,最近交易中心每日水產品交易量高達500多噸。如此大體量的漁獲,顯然不只是這一艘艘緩緩靠泊的捕漁船輸送到岸上的,事實上,每日疾馳而來、匆匆離去的各類貨車,才是交易中心內琳瑯滿目貨品的最重要的載體。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近年來廈門海域退養以及遠洋捕撈的縮減,廈門本土漁獲物的供給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交易中心對各類市場以及市民群眾的交易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交易中心乃至廈門漁業“買全球賣全國”的思路成了破解難題的金鑰匙。 另辟蹊徑,折射出廈門漁業在遭遇瓶頸時的寬廣視野。用漁港管理人員通俗的話說,既然本地貨源不夠豐富,就從全世界范圍內采購,再從這一統一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