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剃龍頭
2025-02-26 10:56:53?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我老家,有“二月初二剃龍頭”的說法。農歷二月初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所以這一天理發店的生意都比往日紅火很多。 我家樓下那家理發店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凈凈。墻上掛著一張過時的掛歷,掛歷上的明星早已蓬頭垢面,但那漂亮的臉蛋依然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理發師傅老張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花白的頭發覆蓋了整個頭顱,但動作卻嫻熟干練。他系著一條灰色的圍裙,上面沾滿了細碎的發渣,那是他多年理發生涯的“功績”。老張的理發手藝在鎮上響當當,他剪出來的發型,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豎起了大拇指。 五歲那年二月初二的早晨,春日的太陽暖融融地掛在東邊的天幕上,母親催促我去理發。說實話,每個小孩都害怕理發,可能是擔憂理發師傅會剪掉自己的耳朵吧。“小朋友,坐這兒。”老張抬頭看了我一眼,現出燦爛的笑容。他指了指那張破舊但整潔的理發椅讓我坐下來,麻利地給我圍上一條白色的圍布。 老張拿起一把梳子,輕輕梳了梳我的頭發。他的動作很輕柔,可能怕弄疼我吧。梳子在頭發間穿梭,發出沙沙的聲響,像是春風吹拂過竹林。他把梳子放在一旁,接著拿起一把剪刀。剪刀在陽光下閃著銀光,我緊張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別緊張,一會兒就好啦。”老張的聲音溫和而親切,像是在安撫一只受驚的小貓。我點點頭,努力讓自己放松下來。 不到10平方米的空間,擠滿了來剃龍頭的人,聲音有些雜亂,但剪刀發出清脆的“咔嚓”聲依然在我耳畔縈繞。我不再害怕了,感覺這個聲音堪比天籟之音。一會兒,老張停下來,拿起一把小刷子,輕輕掃去我脖子上的碎發。那刷子的毛很軟,掃在脖子上癢癢的,我忍俊不禁。老張看到我笑,也跟著笑起來,安慰我一會兒就剪好了。他拿起一把推子,推我的后腦勺。推子發出“嗡嗡”的聲音,像是一只小蜜蜂在耳邊飛舞。老張的手很穩,推子在他的手中靈活地移動,不一會兒,我的后腦勺就變得光溜溜的,像是剛剛剝殼的雞蛋,光滑而清爽。最后,老張拿起一把小剪刀,開始修整我的劉海。他一邊剪,一邊問我:“喜歡短一點還是長一點?”我猶豫了一下,說:“短一點吧。”他點點頭,剪刀在劉海間飛舞,我的劉海整整齊齊。 剪完頭發,老張拿起一面鏡子,讓我看看后面的發型。我看著鏡子里那個清爽的小男孩,心里滿是驚喜。頭發剪短后,整個人都顯得精神了許多,像是剛剛破繭而出的蝴蝶,煥然一新。離開時,老張還送給我一顆水果糖,說是獎勵我理發時表現很乖,與他配合得很默契。 走出理發店,陽光灑在我的臉上,暖暖的。我摸了摸新剪的頭發,一蹦一跳地朝家的方向奔去。 我慢慢長大,離開了小鎮,去城市讀書工作。每年的二月初二,我依然會去理發,但再也沒有遇到像老張那樣的理發師。每當坐在理發椅上,閉上眼睛,聽著剪刀“咔嚓咔嚓”的聲音,我都會想起那個溫馨的早晨,想起小鎮上的理發店,想起那個我感受到理發樂趣的理發師傅老張。 二月初二剃龍頭,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著,它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歲月深處最溫暖的剪影,如同一盞永不熄滅的燈,照亮我未來的路。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