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紅包分外暖
2025-02-26 10:31:00?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小時候我期盼過年,多少跟過年能收到壓歲錢有關。那可是一年中手上錢最多的時候,可以實現零食自由。 在老家,壓歲錢是要放在枕頭或床墊下壓一壓的,我不懂緣由,但母親總說這樣吉利,我們只管照做就是。不過壓著壓著,當有一天我去拿的時候,卻發現錢不見了。我驚慌失措地去找母親訴說了一番,誰知母親卻說:“我幫你保管起來了,等你大一點再給你,省得你亂花。”雖然我心有不甘,知道要跟母親爭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于是只能退讓認慫,好歹未來也是值得期待的。 如今春節的很多習俗都已簡化,年味不似以前那樣濃郁,不過過年給壓歲錢倒是一直保留了下來,我想這應該是孩子們甚至年輕人最樂于看見的吧。 按照我老家的習俗,只要沒結婚,都有正當理由得到長輩的紅包。那結了婚以后呢?就要夫妻雙方來相互給予鼓勵了。今年,我就得到了先生的過年紅包。 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飯后,先生從房間拿出一個紅包給我,我一邊接過紅包,一邊有些詫異地問道:“怎么?今年這么有儀式感?取現金給我發紅包?”先生狐疑地看著我,說:“你打開看看。”我用手一掂,紅包沒多少重量,打開一看,發現是十張便箋貼,分別是旅游券、家務券、親子券、電影券、購物券等。我樂得合不攏嘴,拿起一張親子券,上面寫著“毫無怨言獨自帶孩子10天(含周末節假日),老婆獨享業余時間,有效期到2025年12月31日”,右下角是先生的簽名。我笑著說:“今年這‘紅包’夠別出心裁的呀。”先生咕噥道:“省得你老說,我每次給你發紅包,就像工會發福利似的,例行公事,沒有新意。”我豎起大拇指,學著四歲女兒的樣子,在先生的臉上點了一個大大的贊,拿腔拿調地笑著說:“這次紅包甚合我意。” 先生的舉動啟發了我,我在給女兒的紅包里塞進了10個平時用來獎勵她表現好的硬幣。因為現在的她對錢沒什么概念,而且我繼承了上一輩的傳統——孩子的壓歲錢由家長保管。女兒拿著沉甸甸的硬幣紅包,樂開了花。我跟她說,這10個硬幣是對她一年以來表現超級棒的獎勵。 至于給先生的紅包,我暫時還沒有想到什么創意點子,于是給他簽了三張“空頭支票”。先生露出“小人得志”般的笑意,似乎心里已經在盤算些什么。但過年嘛,且讓他開心去吧。 過年給壓歲紅包是一種習俗,一種儀式,更是生活中給家人的一點小驚喜。但現在有時候,過年紅包演變成了一種人情壓力,有時候甚至是一種攀比,完全失去了它本身喜樂的味道。紅包的金額不在多少,而在其內含的心意。我家今年的別樣紅包,讓家人們都收獲了幸福與溫暖,我認為這樣就挺好。這份獨特的儀式感,像一股暖流,悄悄地在家庭成員之間流淌,加深了彼此的理解與情感聯結。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