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廈門市扶持糧食生產若干措施》出臺

2025-02-24 09:26:22? 作者: 吳曉菁?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水稻種植補貼:

種糧農民的“定心丸”

“以前種糧,心里總沒底,成本高、收益低,還怕遇到壞天氣。現在不一樣了,新政策就像給我們吃了‘定心丸’!”陳青云是廈門眾多受益于新政策的種糧大戶之一。指著自己承包的農田,他說,“再過兩個多月,這里就將變成一片水稻田了。”

7年前,陳青云在同安區云洋村租下一片農田,每年種植兩季——一季黃皮椒,一季水稻。如今,這片農田里矗立著現代化大棚,每天約有一萬公斤黃皮椒從這里走向市場。

不過,很快這些棚膜將“變身”,棚內土地將重新平整,為水稻種植騰出空間。在棚里,他和工人們討論著即將到來的水稻種植季:“頂棚要全部打開,四周的棚膜也要打開,確保通風透氣……”

今年60歲的陳青云說道,通過水稻與黃皮椒的輪種,可以改善土壤健康,減少病蟲害,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能提高。

陳青云的案例是廈門市扶持糧食生產政策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從2022年開始,廈門市就對種糧進行補助。根據當年出臺的《廈門市扶持糧食生產六條措施的通知》,補助標準為:種植水稻每畝每季補助750元、購買機械化社會服務每畝最多再補助450元,這一補助力度在全國名列前茅,不少種糧戶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

“廈門人均耕地面積少,規模化程度低,梯田占比較高,水資源相對匱乏,導致水稻種植成本較高,種植收益不高。”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偉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從機耕、育秧插秧、機防、收割到烘干全程委托農機社會化服務,每季水稻種植成本為每畝約1800元,早稻稻谷每畝收入約1400元,加上財政補助每畝750元的水稻種植補貼及450元的全程機械化服務補貼,種植早稻每畝純收入800元;晚稻稻谷價格較高,種植晚稻每畝純收入可達1400元。

今年新出臺的《若干措施》則繼續鼓勵開展水稻種植補助,對種植早、中、晚稻(含旱稻)的生產主體,給予每畝每季財政補助750元。同時,《若干措施》新增支持規模種糧補助,每季種植水稻面積達30畝以上、相對集中連片的種糧大戶等生產主體,可享受每畝200元的疊加補助。

“這一補助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讓更多的農民愿意投身水稻種植,為穩定糧食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偉文表示。接下來廈門還將篩選、培育一批穩定的種糧主體,在政策、信貸、保險等方面給予傾斜,鼓勵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實現集中連片發展,引導糧食生產向優質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解決好“誰來種地,地怎么種”問題。

面對即將到來的水稻種植季,陳青云笑著說:“現在種糧不僅有錢賺,還能為國家糧食安全出力,我心里特別踏實。”

機械化服務:

農業擺脫“靠天吃飯”

張志順在同安經營著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雨水時節,他也開始忙碌了起來,檢查育秧機設備、整理物料……為春耕做著準備。

“五、十、十五……”18日,張志順開始清點水稻育秧基質,“這是用來培育水稻秧苗的,我們剛剛進了400包,應該可以滿足早稻種植的需求。”

“以前種糧,農民最怕收割季節遇到陰雨天,稻谷收不回來就全爛在地里了。”張志順說,“現在有了合作社的機械化收割服務,不管天氣好壞,都能及時把稻谷收回家,種糧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

張志順的合作社可以為農戶提供從育秧、機插到收割的“一條龍”服務,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大大提高了糧食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他說:“過去,育秧、機插等環節的機械化程度較低,現在補貼提高了,購買農機具的成本降低了,我們更有動力去推廣這些技術。”

為了鼓勵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此次《若干措施》修訂了相關條款。具體來看,對購買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的生產主體,給予每畝每季不超過450元的財政補助,分環節累加計算,其中,對育秧、機插、機烘等廈門機械化水平較低的薄弱環節提高了補助標準。

隨著無人機在農業生產中的逐漸普及,此次《若干措施》也增加了機防(無人機植保)社會化服務補助,每畝每季補助20元。對此,已有無人機植保服務經驗的張志順表示認可:“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不僅極大地激勵了農機服務主體的積極性,也為他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

然而,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的推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如何確保這些服務主體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能夠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王偉文表示,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推廣過程中,需要通過培訓和引導,幫助農民掌握新的技能,參與到農機服務中來。同時,也需要加大對農機服務主體的支持力度,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和技術難題,確保服務的可持續性。

可喜的是,此次《若干措施》展現了廈門支持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發展壯大的決心——對當年度開展糧食作物機耕、機播、機收、機防、機烘等社會化服務面積累計達到1萬畝次的服務主體,給予一次性補助5萬元。

這意味著,未來廈門將有更多的服務平臺和組織,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農機服務。這些平臺和組織將進一步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向更深層次發展。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