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
2025-02-06 11:36:18?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記憶中的年味,難以忘懷。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記憶中的年味,是那噴香的肉味。臨近過年,飼養(yǎng)了一年的肥豬到了屠宰的時候。次日天蒙蒙亮,媽媽和幾位鄰家婦女擠在車斗里,前往屠宰場認領各自的豬和肉。回來后,將豬肉切成豆腐塊大小,進行炒肉和腌肉。一大鍋的肉塊在油中翻滾、跳躍,看著肉色從紅色變?yōu)榘咨俚浇裹S,其間肉香四溢。迫不及待撈出一塊,咬上一口,香味在唇齒間回蕩,在腸胃里縈繞。 記憶中的年味,是滿院的油炸味。臘月歲末,新春將至,媽媽總要露一手——炸油餅和麻花。她獨自一人守著鍋灶,一站就是一天,對新出鍋的“藝術品”感到稱心如意。遺憾的是,我對油餅和麻花沒有太多興趣,未曾仔細品嘗過它們的味道,但滿院飄香的油炸味,以及媽媽守著鍋灶的場景,已深深融入我的記憶。正月親朋來訪時,媽媽把油餅和麻花壘成一個小山丘,用白瓷盤盛滿迎接客人。到親朋家做客時,擺在我們面前的也是一盤“小山丘”,雖然口味各異,但那份用心卻是相同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記憶中的年味,除了肉味和油炸味,還有刺鼻的火藥味。你可能會好奇,這火藥味是何意?是不是指過年期間發(fā)生沖突,引發(fā)不愉快?并非如此。這里的火藥味指的是燃放鞭炮產(chǎn)生的氣味。煙花爆竹每年春節(jié)必不可少,對于小孩子來說更有無窮的魅力。嚷著爸媽買一掛小鞭炮,然后拆掉中間的長引線,將纏繞在上面的小鞭炮分散開,為了增加燃放次數(shù)、延長燃放時間、增添玩樂趣味,便一個個點燃小鞭炮,如同品嘗炒肉的滋味。原本5秒鐘就能燃放完的鞭炮,現(xiàn)在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或一天,或兩天,常常樂在其中。聽著脆亮的爆破聲,看著剎那閃過的光焰,嗅著刺鼻的火藥味,我們會忘了回家。那聲音、光焰連同氣味一同融進了記憶深處。 每年春節(jié),這三味如同老友,相攜而來,邀我一同回到那些久遠的記憶中。由于時代的變遷,人們不再自己動手做那么多食物,而是選擇購買現(xiàn)成的,雖然帶來了便利,但那些自己動手準備食物的溫馨時刻,以及燃放鞭炮時的歡樂氣氛,成了我心中難以忘懷的“年味”。(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