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交通樞紐能級 廈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入高峰期
2025-01-28 10:15:55?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超大工程項目 提升交通樞紐能級 廈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入高峰期,縱深推進跨島發展、區域協同發展 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今年節前春運,和過去“從城里回老家探親”不一樣,有上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家屬,啟動“反向探親”模式,從老家乘坐列車、飛機來廈,同堅守在工地上的親人們過個別樣的團圓年——在廈金大橋(廈門段)、廈門軌道交通、廈門翔安機場等重點交通港口建設項目上,預計春節期間堅守的建設者總計超過4000人。 這讓“時不我待、只爭朝夕”變得具象化,也令跨島發展的腳步在新一年中愈發鏗鏘:2025年,是上述多個項目的攻堅之年。 全長約19.6公里的廈金大橋(廈門段),連接廈門本島、翔安機場,設翔安支線,今年,“巨柱出海、銀龍飛架”之景將初現;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的翔安機場航站樓身姿如大鵬展翅,走進樓內,4根開花柱支撐起投影面積13.1萬平方米的屋蓋,計劃今年底進入主體工程驗收階段;全長45公里,串聯集美、同安、翔安的地鐵4號線今年將完成土建收尾,“紅色閃電”無人駕駛地鐵車已在部分路段試跑…… 大投資,大體量。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瞄準的是廈門國際性交通樞紐城市的能級提升,以此縱深推進跨島發展、區域協同發展,對經濟的發展帶動作用更不可估量。 基礎設施投資體量前所未有 一位來自廈門交通業內的人士,習慣于用數字解讀:廈金大橋(廈門段)投資超370億元,在建的軌道交通項目投資近1000億元,廈門翔安機場主體工程投資超400億元。粗略計算,上述3個項目總計投資已超1500億元?!斑@種投資體量,前所未有。”相關人士指出。 這從建設細節中可見一斑。 ——在廈門東海域,日前,廈金大橋(廈門段)劉五店航道橋錨碇鋼沉井全部安裝到位,之后,其上將建起高達178.1米的兩座主塔,拉起長度為928米的航道橋主跨,屆時,“銀龍”浮海之景將現。 海陸并進,雙管齊下。近日,在江蘇南通,一臺剛下線的巨型盾構機刀盤上,涂裝有展翅翱翔的白鷺:其被命名為“廈金號”。該盾構機最大開挖直徑16.15米、相當于6層樓高,是我省在建公路工程中使用的最大盾構機。預計今年5月,其將正式在廈始發掘進,投入廈金大橋(廈門段)的陸地隧道段建設。 ——在廈門同安丙洲,一道“紅色閃電”奔跑在正在調試的地鐵4號線上。其被稱為“閃電”,也是因為這條線是我市目前在建線路中時速最快的線路,最高時速高達120公里,相比之下,在運營的1、2、3號線最高時速為80公里??焖?,帶來高效:未來,鐵路廈門北站與廈門翔安機場兩大交通樞紐可實現半小時通達。 ——在廈門翔安區大嶝島,從高空俯瞰,似“閩南大厝”的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挑檐刺空,銀色金屬屋面上,26條采光天窗左右排列,如龍舟船槳。走進樓內,一面五星紅旗懸掛于穹頂正中,數十臺高空作業機械,載著工人安裝各類設備。 廈門翔安機場不僅是城市機場,它自身更是一座“機場城市”。走出航站樓,四周目之所及皆是建設之景:除總投資400多億元的翔安機場主體項目外,在片區內及周邊,空管、航油、機務維修、機場集疏運體系等配套的73個重大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這些配套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2026年是項目投用的關鍵時間點 提到廈門,中交二航局廈金大橋(廈門段)項目部書記王超說:“我家在重慶,今年將是第五次在廈門過年,都是為了項目建設,這里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故鄉。十多年前,我在這里參建集美大橋;如今,我又參加廈金大橋建設,親眼所見廈門跨島發展的巨大變化,感到十分振奮、十分榮幸?!?/span> 這種巨大變化,直觀看,是廈門島外建設日新月異,是行駛在“五橋三隧”的滾滾車流,而數字,更支持這種感受——2024年,廈門進出島車輛為28427.61萬輛次,而2014年,這個數字為14890.78萬輛次。車流的增速,與廈門經濟、人口、城區面積增長等一系列發展數據成正比,這更加凸顯跨島發展“先行軍”重大基礎設施的重要所在。 目前,約90萬同安居民對于地鐵4號線、6號線開通運營十分期待。“原來一直住在同安老城區。最近,我和家人決定,在地鐵經過的同安環東海域附近買一套房,改善居住環境,將來也能地鐵出行,不影響上班上學?!笔忻駨垰g已提前規劃了未來的“地鐵生活模式”。 的確,舒適、快捷的地鐵,如今已經成為市民出行的“最優選”;進入“地鐵時代”的7年間,廈門地鐵累計運送旅客超10億人次,地鐵出行分擔率已從0變為32%。 去年12月25日,廈門高崎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748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是“全球最繁忙的單跑道機場之一”。這讓業界的關注目光再次投向廈門翔安機場:這座年吞吐能力達到4500萬人次的4F級大型機場,預計于2026年底“接棒”。 除了廈門翔安機場,廈金大橋(廈門段)、廈門地鐵4號線等項目,都將2026年作為“力爭投用”的關鍵時間點,這是因為它們之間有著“強關聯”——高速公路、橋隧、地鐵,將形成廈門翔安機場聯系各區乃至周邊城市的快速通道。 推進區域協同發展 服務新發展格局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指出,“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從廈金大橋(廈門段)、廈門翔安機場和廈門地鐵項目中不難看出,跨島發展中“跨”的思維,不再局限于城市內部,而是放眼區域協同發展,服務與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去年底,翔安港區1號—5號集裝箱泊位先導工程順利開工。資料顯示,該項目擬建設4個2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建成后,翔安港區將成為繼東渡港區、海滄港區之后的又一集裝箱業務核心港區。 “廈門以港立市、因港而興,港口是廈門的底層競爭優勢。諸多發展實踐證明,通過港產城融合發展,是強化‘一島一灣’空間格局,縱深推進跨島發展、加快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的關鍵一招?!睆B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未來可期。通過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提效升級,廈門將擁有世界一流交通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打造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性物流樞紐,有力支撐廈門深入推進海絲核心區建設,強化中國與世界的緊密連接,將改革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