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資訊 > 正文

廈門集美:數智賦能 激活教育新質生產力

2025-01-16 09:06:01? 作者: 林桂楨?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數智賦能 激活教育新質生產力

集美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董炳娟隨著人口結構變化、素質提升,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如何從滿足“量”的需求到實現“質”的提升?著名文教區集美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活教育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之路上,集美區教育局依托區域豐富的高校資源和獨特的科創氛圍,持續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科學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整合優質資源,凝聚教育合力,助推區域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如今,人工智能深入教育教學和校園管理的各環節,辦學效率顯著提升;科學技術進入課堂、社團和競賽活動,科學教育新格局逐漸形成;教育和產業“雙向奔赴”,實現深度融合……在集美這片教育沃土上,教育新質生產力促成的成果正在逐漸顯現。

智慧教育升級 提升校園管理效率

解密校園如何變得更聰明

當前,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給基礎教育帶來了深刻影響。如何借力技術推進教育改革,向人工智能要質量?集美區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創建工作,實現學校基礎環境數智化、教育教學智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在推動教學模式創新、提升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引入物聯網、土壤監測、氣象監測等技術,使用攝像頭實時監控植物生長情況,根據土壤干濕度自動噴水,并記錄下植物生長全周期過程——這不是城市角落的智慧農場,而是一所鄉村學校——坑內小學的“阿樂的智慧共享農場”。

坑內小學原來是集美區偏遠山腳下的一所小學,于2021年易地搬遷至新校區。盡管82%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但他們與城市孩子一樣,擁有AI智能學習室、創客空間、3D打印機、航天模型等智能化的現代校園。

“為解決校園管理的諸多難點、痛點,我們陸續引入了多項智慧系統,不僅提升了教學質量,更讓鄉村的孩子們享受到了與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資源。”坑內小學校長楊進忠告訴記者,前不久,學校獲評廈門市三星級智慧校園。

每到放學時間,校門口就被圍得水泄不通的問題如何解決?坑內小學利用物聯網技術,在每個班牌上加裝感應芯片,在校內設置“排隊準備感應區”“離開校門感應區”,同時將信息在校外顯示屏展示并播音,讓放學接娃不再“添堵”。為培養學生的財商思維,該校開發激勵性班幣系統,以“阿樂幣”為主體,設立“班級幣”“學分幣”“企業兌換幣”等幣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校內活動獲得“阿樂幣”,繼而兌換自己心儀的獎勵物品,建立正面反饋機制,提升學習興趣。

如何讓智能設備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幫手?樂安中學在自主搭建的“智慧樂中”校級平臺中找到了答案——基于大數據對教情、學情分析,推進精準化的教與學。具體而言,運用AI輔助教研,綜合分析教師教學特點,對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智能教學分析系統分析教情,助力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智能學習診斷系統動態追蹤學生學習效果,更精準把握學情,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10名學生面對一塊電子屏幕跳繩,屏幕上的跳繩次數實時跳動,大家你追我趕,開啟了一場跳繩比賽。這是濱水學校的“智慧操場”,不僅是跳繩,立定跳遠、開合跳、跑步等項目都能通過數智化技術,實現運動數據實時顯示和智能化測評、打分。

“一直以來,體育教學存在‘難量化、難記錄、難監督、難分析’的問題。”集美區教師進修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體育設備入校園,可以自動識別學生身份、記錄運動數據,并為每個孩子建立“運動小檔案”,對數據進行多維分析,給出個性化運動建議,有效提升學生運動的安全性和科學性。同時,為體育老師提供數據化、可視化的教學參考和分析,便于學校適當調整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推動體育教學管理精準化、智能化。

目前,這樣“聰明”的智能體育設備,已經進入濱水學校、新亭小學、坑內小學等全區多所“智慧體育”試點校,將科技與體育深度融合,打造校園智慧體育新生態。

亮彩數字

2024年,集美區19所學校成為廈門市新一批智慧校園。其中,樂安中學獲四星級智慧校園,4所學校獲三星級智慧校園,8所學校獲二星級智慧校園,6所學校獲一星級智慧校園。

嘉庚精神引領 打造特色科教品牌

解密科學教育的“加法題”

小創客們用編程創建一個虛擬的歷史場景漫游程序,讓玩家化身歷史探尋者,探訪嘉庚先生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故事。這是不久前舉辦的第六屆集美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大賽上的學生作品。

集美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科學教研員洪旭輝介紹,去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編程創客賽項以“重走嘉庚路 傳承赤子心”為主題,讓小小創客們借助編程的方式去理解和感受嘉庚精神,創造性地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

“嘉庚先生一生崇尚科學、追求科學,形成了富有見地的科學教育思想。這也是集美區開展科學教育的思想源泉和資源寶庫。”集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集美區以嘉庚精神賦能科學教育發展,將其融入學校建設、科學教育研究和教學、科普教育、競賽活動當中,“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雙輪驅動,打造獨樹一幟的集美科學教育品牌。

一張中小學科學教育地圖正在嘉庚故里迅速鋪開——28所學校開展市、區級人工智能教育試點;杏東小學入選福建省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特色學校,灌口中學等6所學校入選廈門市首批科學教育實驗校,另有15所學校入選區級科學教育實驗校,科學教育如火如荼開展。

“各校挖掘特色資源,按年級開設閩南中草藥、閩南傳統建筑、閩南服飾、閩南童玩等校本課程,形成了內容豐富、領域寬泛、學段銜接、分層分類的科學教育校本課程。”洪旭輝介紹,同時,各校以科學教育課堂為主陣地,積極開展中草藥文化、航空航天、海洋文化、機器人、人工智能、STEAM等系列科技特色實踐活動,建設科技類社團和科學特色實踐基地,力爭“一校一科技特色”。

杏東小學發揮家校社協同育人優勢,倡導創建“家庭實驗角”,共有158戶家庭參與創建并通過認證,用親子“家庭小實驗”為孩子們開辟了一條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進行科學探索的道路。毗鄰海洋的樂海小學著眼“跨界融合”,成立海洋與國防科普創新班,打破學科界限,創新性地采用課題研究的方式學習,將海洋科技與國防教育緊密相融。濱水學校聚焦“中小銜接”的現實問題,開發“中小銜接”科學精品課程,推動中小學段科學教育一體化貫通培養。

熱愛科學的種子廣泛播撒,在校園外,中小學科學教育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打開方式”——集美區中小學誠毅科普教育志愿服務隊、集美區中小學“誠毅科創小記者團” 相繼成立,培訓近100名科創小記者;集美區教育局聯合區科協、20家市級科普基地,開展2024首屆海峽兩岸(集美)“‘誠’士尋寶 ‘毅’啟探秘”科普研學季活動,被評為2024年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全廈門市僅兩個全國科普日活動入選。

近年來,集美區以賽促練,全力打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暨科技輔導員綜合航模競賽、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大賽(創客大賽)等三大創新類實踐活動,參賽人數、獲獎人數屢創新高。

亮彩數字

2024年,集美區被確認為“中央電化教育館領航社素質課”應用試點區。在教育部白名單賽事中,集美區學子在科技創新市級以上獲獎1000多人次,其中,在信息學、機器人等省級及以上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相關賽事中,獲獎達300多人次,其中在全國賽獲獎達到90人次以上。在第40屆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集美區共有93項作品獲獎,并有11項作品被推薦參加省賽,獲獎等次、獲獎總數量等居全市六區第一。

產教“雙向奔赴”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解密“校中廠”的人才培養模式

您知道嗎?賽力斯、吉利等知名車企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來自集美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集美職校”)。這些設備在集美職校組裝調試完成后,除了供應國內新能源車企,部分還出口到俄羅斯、伊朗、埃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家。

走進集美職校的智慧交通產業學院,學生們正在工程師的指導下,對汽車駕駛輔助傳感器標定工位,將各模塊組裝完畢,并對設備進行測試。這也是海爾集團旗下的智能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產業卡奧斯COSMOPlat在集美職校建設的“校中廠”。

近年來,智能汽車行業迎來了迅猛發展浪潮,其中,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作為智能汽車的核心智慧,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廈門是全國首批智能汽車推廣應用的示范城市,集美職校順應區域產業和發展要求,優化專業設置,新增新能源汽車制造與檢測專業,積極與海爾集團對接合作,培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開發與應用的專業技術人才。

“海爾派出工程師擔任企業導師,與學校老師共同對學生進行實訓。”集美職校專技中心負責人周烽說,校企雙方緊密合作,共同研發了智能汽車行業ADAS技術開發、安裝、故障診斷考核訓練系統。該系統可滿足智能汽車ADAS技術的教學、實訓、考核、技能競賽等不同場景的教學需求,大幅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海爾旗下智能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生態企業——廈門日辰科技有限公司與福建理工大學攜手合作,共同設立了“福建理工大學廈門日辰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將研究生培養和課題孵化測試工作均布局于集美職校,深化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共同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這樣的“校中廠”,在集美職校還有很多。該校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建設了多個“廠中校”“校中廠”項目,如臺源自動化“廠中校”、鋒元焊接“校中廠”等。這些項目將企業的真實生產環境引入校園,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企業的實際生產流程和技術要求,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職校發揮地處灌口工業區的地理優勢,建設了3.8萬平方米的實踐中心作為校內實訓基地。這種基于園區的產教融合模式,使學校能夠實現產教零距離、校企門對門的融合,為學生提供更貼近實際需求的培養模式。

“隨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地方產業對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需求迫切,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凸顯,我們職業教育更要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集美職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集美區正加快發展美食、美妝、美妙視聽、美好設計、美麗心靈等“五創五美”產業,集美職校優化專業設置,還新增了郵輪乘務專業。此前,立足區域特色汽車小鎮發展,該校打造專用車輛專業群,在2018年被省教育廳評審確認為職業教育重點建設項目。

亮彩數字

近三年來,集美區學生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福建省選拔賽、福建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獲市級以上獎項400余人次,其中西餐、時裝技術世賽項目連續3屆獲得福建省人社系列競賽第一名。教師隊伍中有3個全國技術能手,培養學生1人獲全國技術能手、17人獲省級技術能手,擁有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6個。

點擊

在福建省首屆職業技能大賽上拿到第二名

臺生譚蕓蕓獲評福建省技術能手

在上月結束的福建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中,就讀于集美職校的臺生譚蕓蕓,奪得可再生能源項目第二名。

譚蕓蕓的競爭對手中,既有中職生,也有高職生,年齡從16歲到21歲不等。作為可再生能源項目中為數不多的女選手,年僅17歲的她擊敗了不少男選手,獲得銀牌,并因此被授予“福建省技術能手”稱號,獲得“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

競賽中,譚蕓蕓在可再生能源工程部署模塊的最后3分鐘時間,發現光伏組件距離導軌與圖紙的要求精度大于10毫米,會有較大失分。“老師經常講,參加競賽就要精益求精,面臨問題時要沉著冷靜。”她立馬調整心態,沉著冷靜地對組件、壓塊導軌等設備進行調整,在比賽結束前最后一刻成功達到了安裝精度。

擁有集美、杏林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集美,積極推動集美職校與臺資企業合作育人,推動兩岸青年在技能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集美職校高質量服務臺企的模式,獲得省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該校2024年被市教育局確認為“廈臺校企合作”示范校。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