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2024年全年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10%左右
2025-01-13 09:17:31?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強創新引擎 壯產業筋骨 廈門火炬高新區2024年全年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10%左右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管軒 劉清)剛過去的2024年,廈門火炬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全年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10%左右;軟件園規模以上互聯網軟件業同比增長約21.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77.34億元,其中產業投資343.8億元,同比增長8.5%;外資促到資約3.71億美元。這是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火炬高新區2025年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激活招商引資“源頭活水”,夯實產業根基。2024年,火炬高新區圍繞廈門“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開展鏈式招商、以商引商,壯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新落地新能安二期、中能瑞新、國家電化學儲能系統等131個項目,總投資超400億元,招商項目當年完成投資超200億元;瀚天天成、玉晶光電、華聯電子等58個項目增資擴產,總投資超200億元;威寧特、特納飛、貨拉拉等11個產業類項目和先進制造業基金、溥泉基金等31個基金類項目落地。 緊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增強發展動能?;鹁娓咝聟^通過政策加碼、服務加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高新區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3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瞪羚企業51家;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三安集成電路申報項目分別獲得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新引進培育國家、省、市高層次人才675名。 擦亮園區服務“金字招牌”,賦能企業發展?;鹁娓咝聟^一方面強化要素保障,加快重大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園區配套,另一方面持續深化“益企服務”,著力推動“智改數轉”,精準做好科技金融服務,千方百計為企業拓市場、降成本、搭平臺。2024年,高新區2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7.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26.9%;園區新增天馬微電子、友達光電、ABB低壓獲評國家級卓越工廠;新增星宸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當天的會議同時明確了火炬高新區2025年重點任務:一是強化項目招引,進一步積蓄發展后勁;二是加快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發展質效;三是推動創新融合,進一步增強發展動能;四是深化“益企服務”,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五是強化自身建設,進一步凝聚發展合力。 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蓄勢之年,高新區將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奮勇爭先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更高臺階,努力為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多做貢獻。 數讀2024年 招商引資強磁場 ?新簽約落地新能安二期、中能瑞新、國家電化學儲能系統等131個項目,總投資超400億元。 ?推動瀚天天成、玉晶光電、華聯電子等58個項目增資擴產,總投資超200億元。 ?推動威寧特、特納飛、貨拉拉等11個產業類項目和先進制造業基金、溥泉基金等31個基金類項目落地,新增注冊資本超160億元。 項目建設加速跑 ?盤活存量土地603畝,推動14個重點產業項目共摘地2283畝,用地宗數、總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新開工新能安二期、火炬電力電氣產業園以及國家電化學儲能系統等24個項目。 ?新竣工海辰二期、雙瑞新材料產業園二期、電氣硝子五期等18個項目。 ?天馬8.6代線、廈門時代一期等項目已投產;天馬新型顯示技術研究院Micro-LED產線成功實現全制程貫通。 園區配套再完善 ?推動同翔高新城商業廣場、體育中心、新厝安置房一期、鴻漸學校等26個項目開工,市屬火炬高新實驗學校、蘇頌天文館等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推動內垵大道(溪東路至蓮溪段)工程、東寮一期場平工程等13個項目竣工。 ?新建人才公寓13萬平方米(2465套)。 創新主體活力足 ?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3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瞪羚企業51家。 ?組建首批7家“火炬協同創新主體”,3家企業牽頭建立廈門市創新聯合體。 ?新增33家省企業技術中心,4個市聯合實驗室、5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 創新成果齊綻放 ?獲評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論壇2024金磚解決方案最佳國際合作項目獎。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三安集成電路申報項目分別獲得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39家企業參與的27個項目獲2022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 “智改數轉”成效顯 ?組織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評估工作,智能制造服務平臺挖掘企業智能化改造需求1689個,推動落地項目982個,投入金額超5億元。 ?新增天馬微電子、友達光電、ABB低壓獲評國家級卓越工廠。 ?落地百度飛槳人工智能賦能中心。 科技金融再發力 ?構建基于“企業創新積分制”大數據模型,積極探索創新特色金融服務和產品。 ?火炬金融服務平臺幫助1517家企業融資超133億元。 ?125家企業進入廈門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占比全市超45%。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