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財政工作報告?解讀
2025-01-10 10:58:43?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解讀集美區財政工作報告 支持培育新質生產力 強化民生保障推進城鄉建設 2024年,集美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強化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全力保障財政平穩運行 12月25日,集美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區財政局提請大會審議《關于集美區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曬”出政府這一年的賬單。 《報告》指出,2024年,集美全區各級各部門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深入實施系統集成式財政管理改革,強化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全力保障財政平穩運行。預計財政總收入132.5億元,預計區級財政合計收入91.4億元,區本級財政合計收入85.2億元。預計全年區級財政支出78.2億元。 聚焦加力提效 經濟發展更有質量 2024年,集美區落實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1億元。優化產業扶持政策體系,印發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支持培育新質生產力,累計兌現各類扶持企業資金5.9億元。爭取新增債券資金10.4億元,支持城中村現代化治理、老舊小區改造、杏林灣生態環境整治、排水管網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 集美區打造總規模超千億元的基金矩陣,高效賦能產業培育和招商,至2024年11月,杏林灣基金集聚區基金管理規模達2,468億元,約占全市總量的五成。年度新增市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7家,占全市比重超三成,新增數量位列六區第一。打造新加坡上市服務基地和企業海外上市服務窗口。 2024年,集美區投入1.5億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地,拉動消費超6億元。發放消費補貼,拉動消費超 1.6億元,激發旅游消費和夜經濟消費潛力。投入2.1億元,實施專精特新企業數量躍升和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吸納國際化人才。 聚焦加大投入 民生保障更加到位 2024年,集美區持續增加教育資源供給,投入29.6億元,新建中小學、幼兒園7所,新增小學學位5,430個、幼兒園學位2,070個。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精心打造一批“五育”課程,支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 在社會保障方面,集美區投入9.4億元。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實現鎮街未保站全覆蓋。建成杏林街道寧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改造提升黃地村、巖內村幸福院,持續推動老年人助餐工作,支持家庭養老床位服務等。 在衛生健康方面,集美區投入6.3億元。支持基層開設中醫特色科室升級服務,新增醫聯體1個,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華西廈門醫院簽署協作協議。加快建設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委托新建普惠托育機構 6 家。完成杏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改造。 此外,集美區投入1.8億元積極發展城市演藝事業,發展各類研學活動和影視旅游,引入5個“國字號”賽事落地集美舉辦,促進兩岸體育交流活動。開展第二輪文物三年集中修繕,啟動潁川世澤堂、文確樓等文物建筑修繕。投入7.1億元,打造“智慧安全”監管網絡,推進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完成“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服務中心建設,實施基層防災工程和預警指揮項目等,提升轄區居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 聚焦攻堅克難,城鄉建設更有品質 在城市更新方面,2024年集美區投入5.4億元。試點推行轉房票安置政策。高標準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提升改造灌口鎮雙嶺村等農村道路,新改擴建馬鑾灣集美片區等市政道路。提升改造杏東公園、馬鑾社區公園等,完成夏商(白泉)農貿市場改造。 集美區投入6.1億元推動鄉村振興,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支持兌山綜合樓、孫厝樂安里綜合發展中心等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建設。打造 6 條精品農旅動線,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累計吸引超 228 萬人次下鄉。 環境治理方面,集美區投入6.4億元,持續推進空氣污染防治,開展“電動集美”三年行動,基本完成九天湖試驗區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生活垃圾屋(亭)30 座,全國首宗居民小區低值可回收物分類碳交易落地集美。(記者 郭妮妮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