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正文
分享到:

?集美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

2024-12-25 21:1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12月25日上午,廈門市集美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來自全區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共繪美好藍圖。

集美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12月25日上午開幕。(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東南網12月25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12月25日上午,廈門市集美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來自全區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共繪美好藍圖。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偉華蒞臨大會指導,胡旭彬、張劍鳴等區十三屆人大代表出席會議。集美區人民政府區長倪杰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2024年,集美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深入開展省委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和市委市政府“快字當頭提效率、機關帶頭轉作風”專項行動,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力以赴穩經濟、集中精力抓發展,較好完成了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過去一年,集美頂住內外壓力,加快戰略轉型,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同比增長5%左右,有望突破1000億元大關。前三季度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0.2:43.6:56.2;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4.7%,全市第一。1-11月,固定資產投資、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9%、20.5%、14.6%,均為全市第一,分別高于全市26.4、15和11.4個百分點;全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21.8億元、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1億元。全區實有人口凈增5.9萬,總量達121.2萬;商事主體新增3.2萬戶,同比增長18.1%,增幅全市第一。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編制啟動之年。新的一年,集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爭取實現更好結果,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0.5%、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為實現這一目標任務,集美區將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全力推動產業體系現代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全力推動城鄉建設現代化,繪就魅力集美新畫卷;全力推動城市內涵現代化,塑造人文集美新氣質;全力推動社會治理服務現代化,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全力推動人的現代化,滋養城市幸福新高度。

區級領導,轄區高校及科研院所領導,在集美的省、市人大代表,區級離退休老領導,市屬有關單位負責人以及在集臺胞代表,區政協委員等出席大會。

代表聲音

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教師林麗春表示,報告中提到“讓更優教育成就廣大學子”,讓她對集美文教區能夠有更快更高的發展充滿期待,作為一名在工作崗位27年的人民教師,也為能夠盡一份綿薄之力感到幸福。她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優化提升校門口的配套設施的建議》,并表示校門口場地非常有限,上下學期間摩托車、轎車等交通工具集中,經常看到學生、家長穿梭其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建議要優化提升校門口的配套設施,讓孩子們能夠平安出行,安全到家。

“希望一系列政策能持續出臺,來幫助我們把‘社區四件事’做好。”杏林街道紡織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邵斌告訴記者,報告中提到,2025年,集美將聚焦生育困境和養老痛點,在各社區全面鋪開養老、托育、健康、課后“社區四件事”。作為基層工作者,他將理清工作思路,在“社區四件事”上下功夫、做好工作,“我信心滿滿”。

IOI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麗莉此次帶來的建議聚焦優化商業環境。她表示,面對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建議加強對商家的管理,提高對商家的服務,建立健全商家信用評價體系,提升集美區的商業活力、競爭力。當前,集美區正在集美新城核心地段加快打造中央活力區(CAZ),期待區域內商業體持續加強聯動、互動,讓“真金白銀”的優惠直達消費者。


更多>>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