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湖里法院工作亮點
2024-12-25 08:46:45?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解讀湖里法院工作亮點 用法治繪發展新篇 以公正護民生福祉 湖里區人民法院用堅實司法實踐奏響時代強音,為城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廈門日報訊(記者 譚心怡 通訊員 湖法宣)2024年,湖里區人民法院以實干篤行回應新時代的司法命題——全院受理案件42762件,同比上升8.77%;辦結37440件,同比上升5.28%。員額法官人均結案531.1件,繼續領跑全省基層法院。 這一年,湖里法院以創新破題,用福建首例煉鋼產能司法拍賣打開執行新局,高效審理723件知識產權案件為創新企業撐起一片法治藍天,妥善化解全國首例涉科索沃地區國際商事糾紛,彰顯涉外審判新標桿。 群眾最關切的地方,湖里法院用溫情回應——9312件民生案件妥善化解,打造“潤禾”守護計劃,讓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走深走實;司法救助金發放增幅超160%,用公平托起民生溫度。執行工作提質增效,7024件案件執結,執行款到賬17.97億元,“執前督促+司法拍賣”模式高效兌現當事人權益…… 用法治繪發展新篇,以公正護鷺島熱土。2024年,湖里法院用堅實的司法實踐奏響時代最強音,為城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公正審判 護航轄區平安 平安滿意是和諧之基、人民之盼、法院之責。2024年,湖里法院以實際行動守護轄區穩定,審結刑事案件677件,判處罪犯900人,展現了法治的權威和擔當。 在掃黑除惡常態化斗爭中,湖里法院成功審結涉惡案件47件65人,持續為社會清除隱患。妥處線上平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案、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及關聯違法犯罪案件90件126人,涉案金額超1.6億元,用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始終是湖里法院工作的重點之一。2024年,湖里法院加強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護,用司法筑牢未成年人保護的屏障,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8件44人。積極延伸司法服務觸角,新聘任30名“合適成年人”,及時為法定代理人缺位的涉案未成年人提供監護補位,與多家學校構建未成年人保護聯動機制,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法律與心理的雙重呵護。 平安的守護不僅在于追懲犯罪,更在于預防。在醫食藥安全方面,審結湖里區首例妨害藥品管理案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為群眾用藥安全筑牢法治防線。懲治“蠅貪蟻腐”,打造“清風頌廉”懲教結合審判模式,350人次到院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 湖里法院積極開展法治宣傳,通過原創禁毒動漫、開展禁毒知識問答、社區普法等活動,全面增強群眾法治意識,為爭創“全國禁毒示范城市”貢獻了重要力量。 未來,湖里法院將繼續以公平正義為旗幟,用擔當作為書寫法治答卷,為轄區每一份平安保駕護航。 法治賦能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法治,如何成為最可靠的營商環境?2024年,湖里法院用生動的司法實踐給出了答案。從釋放企業現金流的創新機制到知識產權保護的精準施策,每一步都彰顯了服務經營主體的溫度與力度。 面對經營主體多樣化的需求,如何用司法力量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湖里法院用數據說話,2024全年審結商事案件8372件,標的額達41.59億元,為企業“紓困解難”。通過司法裁判依法規制融資租賃合同變相高息條款效力,做實解糾紛、防風險、促治理。創新探索的“財產保全概括性反擔保”機制,拓展經營主體信用紅利,釋放企業現金流,既保護申請人權益又惠及企業生產經營,將“安企護企暖企”理念進一步落到實處。 具體的案件更能見證湖里法院的司法智慧與擔當——在某高新企業競業限制糾紛案中,湖里法院高效判決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約定并承擔違約責任,用契約精神守護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力。而在大數據“算法”引發的商標權糾紛中,通過訴前調解,促使侵權方主動賠償并停止違法行為,不僅解決了糾紛,更為創新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樹立了典范。 湖里法院的思路并不止步于“個案”。為支持自貿片區改革,法院攜手自貿片區管委會建立服務保障廈門自貿國際基金港的五項機制,覆蓋司法對接、普法宣傳、糾紛化解等多個方面,為金融創新筑牢法治根基。同時,聯合6家行政執法部門共建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機制,建立“先調后訴、調認協同”多元解紛模式,深化線上線下“司法+行政”聯動調解, 精準回應企業需求,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的陽光與雨露,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讓創新的種子在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土壤里茁壯成長。 以司法之光照亮社會治理新路徑 在高質量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雙重目標下,湖里法院以實際行動詮釋“楓橋經驗”的現代內涵,將司法服務深度融入社會治理,為社會織密法治之網。 矛盾糾紛的化解,重在未訴先調、防患未然。湖里法院以物業服務類糾紛為試點開展全周期解紛工作,構建“委派調解-糾紛排查-集中化解”工作機制,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訴訟之外;法官們深入街道、征拆指揮部、行政案件管轄法院等,讓矛盾止于未發,讓問題化于無形。今年來,訴前委派、訴中委托調解成功3300件,調解率同比上升6%。 將法治觸角延伸到基層,讓群眾的煩心事有人聽、有人管、有人解。湖里法院積極開展“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積極踐行“特區版楓橋經驗”,做大人民調解員業務指導與培訓,整合“五老”、鄉賢、網格員等力量,與派出所、司法所形成“兩所一庭”聯動機制,把糾紛化解的觸角鋪進街巷,織就了一張司法服務的“基層大網”,用行動守護群眾安寧和社會和諧。 以司法溫度守護民生福祉 法治是民生的堅實依托,也是社會進步的燈塔。今年,湖里法院堅持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從一樁樁具體案件入手,用司法溫度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一起AI“換臉”侵犯肖像權糾紛中,某博主發現自己的視頻,被一款“AI變身”小程序未經授權用于“換臉”功能,憤而起訴。湖里法院審理后認定,該小程序以商業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權,判令其向博主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這一裁決不僅維護了個人權利,也為數字經濟劃定了法律紅線,彰顯了法治在新興領域的守護力。 服務民生,不止于法庭上的一錘定音,更在于每一份貼心的守護。今年,湖里法院妥善審理了9312件與百姓日常息息相關的案件,涵蓋小區配套用房權屬糾紛、加裝電梯群體性糾紛等多個領域。在勞動爭議案件中,湖里法院深化勞動爭議裁審銜接機制,作為法院系統唯一觀摩點,在全國勞動人事爭議裁審銜接現場會上匯報工作。2024年,湖里法院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674件,調解率同比提升12.54%,平均結案時間縮短33.66天。與此同時,湖里法院還印制發放勞動爭議普法手冊,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指引,讓法律成為保障權益的堅實屏障,讓每一位勞動者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用溫情守護“少年的你”,湖里法院打造“潤禾”未成年人守護計劃,發出306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司法守護。提供“周末法庭”“夜間法庭”等訴訟服務30余次,通過專業的心理疏導,服務家事案件當事人及涉案家屬474人次,用司法溫情守護萬家燈火。 此外,湖里法院還通過司法救助和信訪聽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24年,湖里法院受理來信來訪384件,舉辦信訪聽證5場,辦結率達95.6%;發放司法救助金60萬元,同比增長161%,為最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 創新執行機制 司法護航發展 執行工作關乎權益兌現。2024年,湖里法院執結案件7024件,執行款到賬17.97億元,各項執行指標全面優化,執行完畢率、執行到位率等關鍵指標優化20%以上。成績的背后,是湖里法院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勇于破局,以創新執行方式直擊難點。 新類型財產的執行過程中,如何將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面對40萬噸煉鋼產能這一特殊標的,湖里法院充分厘清財產屬性及政策背景,果斷啟動網絡拍賣程序。最終,被執行企業主動支付9500萬元貨款,促成全市兩級法院4個案件順利執結。這一案件不僅盤活了特殊資產,還打破了傳統執行困境,彰顯了司法執行的創新與擔當。 在財產處置領域,創新推出“執前督促+司法拍賣”財產處置模式,打通執行程序的堵點,實現精簡成本、信用無損、安全高效,既保障了當事人合法權益,又具備可復制、可推廣的優勢,2024年網拍914件次,成交金額超9億元。此外,湖里法院還率先試點機動車輛一體化處置機制,通過定期推送查封車輛信息、公開懸賞征集車輛線索,并依托第三方機構入駐法院,實現查扣、掛拍、交車等“一條龍”服務,讓財產變現更高效、更透明。 敢于創新,才能打破執行難的藩籬。湖里法院將終本案件核查從“遙遙無期”變為“未來可期”,全年清理終本庫存案件3293件;對139家確無償債能力的企業移送破產審查,變“執行不能”為“執破融合”,引導企業走向重組再生之路;針對跨區域執行案件,法院綜合運用內部協同與外部聯合,促成700件交叉執行案件取得實質性進展,真正實現執行“強強聯合”。 亮點 強化政治建設 筑牢黨建根基 湖里法院以黨建促業務,完成機關黨委換屆,抓實黨支部規范化建設,開展“一支部(庭)一品牌”建設,打造“自貿·護航燈”“鳳湖清鳴普法驛站”等15項黨建品牌。通過“雙報到”制度開展社區共建,黨建與審判執行深度融合,以“黨旗紅”引領“法徽紅”,為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管理創新賦能 審判提質增效 湖里法院堅持“大管理觀”理念,深化審判管理創新,建立質效提示“半月談”、司法審判數據分析研判“月會商”、發回改判案件“季分析”、案件質量評查“全覆蓋”制度。開展訴前送達,平均送達周期縮減至14.47天,強化審限預警,平均結案時間同比縮短15.41%。院長、庭長帶頭審理案件8106件,帶動全院審判質量穩步提升。審判質量管理指標全部進入合理區間,13項指標同比優化,7項指標位于全市基層法院前二。 創新探索“執警聯動”,成立執行警務中心,司法警察在全市率先獨立完成拘傳、拘留、小額案件入戶調查等強制執行工作,順利完成機場大面積房屋騰退及環島路土地清退等任務。 打造司法人才高地 深耕法院文化建設 湖里法院完善干部梯隊建設,構建“選育管用”全鏈條培養機制。創新實施“雛鳳騰湖”人才工程,與市委黨校共建涉自貿法治教研實踐中心,與西南政法大學共建學研實踐基地,開設“研習堂”和“善執學堂”等院內業務交流平臺,健全新錄用人員“雙導師”聯絡制,干警綜合履職能力進一步提高。 湖里法院深挖案例資源,建立“琢玉 煉金 擢英”三位一體辦案成果機制,案例首度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13篇案例、論文獲省級獎項。舉辦典型案例發布會、法院開放日、法治課堂等普法宣傳活動38場,將法治精神、司法理念帶到群眾身邊。全年35個集體和個人受到各級榮譽表彰,激發“文化強院”新動力,推動司法工作提質增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