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昨開幕
2024-12-25 08:35:00?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解讀集美區政協工作亮點 緊扣民生謀良策 服務大局促發展 集美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昨開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集美實踐貢獻力量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 通訊員 沈琦)昨日上午,隨著集美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正式開幕,集美區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 會上,集美區政協交出了一份年度履職答卷。2024年,集美區政協堅決貫徹區委工作部署,緊扣民生福祉,積極服務發展大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集美實踐貢獻“政協力量”。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廣泛凝聚共識 人心齊,泰山移。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是政協工作的中心環節。 一年來,集美區政協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組織“第一議題”集體學習29次,高質量舉辦區政協機關讀書班集中研討交流;組織各層面開展學習討論活動36場,開展專題黨課5次,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從舉辦全體委員培訓班、常委暑期讀書班,到開展“書香政協”“委員講堂”等品牌活動,集美區政協將委員學習融入日常履職全過程,通過一次次走訪聯系、學習培訓、交流思想,委員們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形成行動合力。 把握“團結奮斗”時代主題,集美區政協廣泛凝聚共識、開創新局面。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集美區政協與集美區委統戰部聯合舉辦座談會,圍繞“陳嘉庚與新中國建設”座談交流,引領和團結各界人士進一步弘揚傳承嘉庚精神。今年,集美區政協還首次組團走進港澳,通過走訪委員、拜訪社團、通報政情,增進與校友、委員的感情聯絡。 集美是兩大國家級臺商投資區所在地,是全省兩岸融合發展集成改革試點區,集美區政協積極落實“讓政協走進臺胞、讓臺胞走進政協”工作要求,邀請40余人次臺胞參與政協協商視察活動,舉辦臺胞代表聯誼座談,促成25名委員與臺胞結對,推動在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設立“臺胞健康之家”專區,讓臺胞真切感受到“政協協商”很管用、“第二故鄉”集美很溫暖。 集美區政協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聯系,暢通交流合作渠道,搭建知情明政平臺,營造民主團結良好氛圍。 緊扣中心工作 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集美實踐 黨委和政府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集美區政協認真貫徹區委工作部署,聚焦城市能級提升、產業發展、文化提升、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積極建真言、出實招。 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戰略,是集美區貫徹落實跨島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入推進“兩高兩化”示范區建設、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為了更好地推動城市更新,集美區政協召開常委會專題協商會議,以“實施城市更新戰略,推動城鄉建設現代化”為議題開展協商議政,圍繞提升低效工業用地利用水平、加快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和老舊廠房煥新、推進城市更新信息系統建設等提出37條“干貨滿滿”的意見建議。集美區政協選定“低效工業用地現狀及其再開發策略”等31個課題深入調查研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務實可行的參考。 當前,集美區正以創新為引領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布局“五創五美”產業。立足集美的文教區資源稟賦,集美區政協召開高校委員協商座談會,邀請高校政協委員、企業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把脈問診”、建言獻策,為集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集智聚力”。緊扣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集美區政協先后就“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發展體育產業,構建消費新模式”“推動庭院經濟發展”等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和專題視察,加大“健全我區新能源產業鏈的建議”等重點提案督辦力度,厚植城市長遠發展競爭力。 杏林灣是集美新城重要的生態資源和城市景觀,為進一步深化拓展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實踐”,集美區政協開展“杏林灣區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情況”專題視察,委員們結合現場視察情況交流發言,提出意見建議。集美區政協還結合杏林灣生態治理,就“環九天湖文旅核心圈建設”開展對口協商,推動生態建設與文旅發展相融合。 聚焦文化提升,集美區政協開展“打造兩岸流行文化中心,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高校委員座談協商,提出打造兩岸互通互融影視文化圈、以音樂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發展多元文旅演藝項目等建議。此外,圍繞提升學村景區、非遺助力文旅、保護特色僑房等方面,以提案形式提出建議,推動相關工作落實。不久前,《集美區嘉庚建筑風貌管控方案》正式出臺,進一步助力傳承嘉庚文化遺產,提升集美城市形象。 心系民生福祉 共繪惠民新愿景 人民政協為人民。一年來,集美區政協堅持人民至上、履職為民,把心系群眾、情系百姓體現到履職盡責全過程各方面,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廣大委員積極深入開展調研協商,提出了一批高質量的提案建議,積極為民生事業發展鼓與呼。集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以來,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92篇,采用并上報265篇,其中涉及民生實事的提案信息數量占比近60%。 集美大社是嘉庚先生出生地,也是游客眾多的網紅打卡點。此前,因為老城區道路狹窄、交通規劃不足等原因,大社附近一直沒有配套的公交站。聚焦群眾關切,集美區政協完善“微協商”議題生成機制,組織委員深入一線、深入調研,與業務部門共同協作,成功推動“公交進大社”,促成嘉庚公園公交場站啟用。 錨定市民所急所盼,委員們努力“發聲發力”,推動解決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院區停車難、海翔大道匝道與新源路交會處交通隱患、鐵山社區城中村治理難題等一批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 既心系“小問題”,也心懷“大民生”。集美區政協以民主監督推動民生改善,圍繞惠企助企、社會養老、青年就業等領域,開展全區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民營經濟惠企政策落實等專項民主監督,系統推動相關領域工作。 集美區政協還持續推進“委員基層行”實踐活動,累計開展政策宣講、服務企業、醫療義診、公益愛心等活動57次,法律界委員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14件,讓百姓真切感受到“委員就在身邊”。 點擊 集美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期間共提出提案227件,立案119件。收到復函件148件(含分辦單位復函件),提案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50件,占33.78%;正在解決或已列入計劃準備解決91件,占61.49%;因受條件或政策限制辦理,承辦部門已作出說明7件,占4.73%。這些提案已全部辦復,委員滿意率100%。 展望 以“政協之能”更好地服務“改革之為” 2025年,集美區政協將繼續錨定區委中心工作履職擔當、多謀良策,切實以“政協之能”更好地服務“改革之為”。 強化協商議政。聚焦區委九屆九次全會《決定》明確的重點改革任務和區委九屆十次全會的部署要求,精準選擇政協履職課題,納入年度協商計劃。緊扣加快布局“五創五美”產業以及發展低空經濟、海洋經濟等重點議題,深入開展調研視察。圍繞建設科創平臺、促進片區建設與產業協調發展、推進人文集美建設等積極協商建言。聚焦重大項目建設、重大工作部署和重點任務落實,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等開展民主監督。 強化機制創新。加強政協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不斷拓展協商民主的廣度、深度。支持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參與區委重要改革議題的協商討論,注重發揮界別優勢作用和專委會基礎作用,一體提升協商互動深度。建立專題反映社情民意的常態化推進機制,持續推動委員下沉鎮街聯系服務界別群眾,著力完善民主監督機制,助力政協工作持續提質增效。 強化凝聚共識。進一步完善常態化走訪聯絡機制,不斷深化與廣大委員、各黨派團體、社會各界別代表人士的溝通交流,提供更高效順暢的平臺渠道。密切加強港澳臺同胞、旅外僑胞、嘉庚學子與家鄉集美的溝通聯絡,厚植桑梓情懷。不斷擴大臺胞參加政協活動覆蓋面,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