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新增1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24-12-19 08:56:5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協同創新 助力強鏈補鏈 從產業鏈維度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僅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更在強鏈補鏈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是伴隨火炬高新區平板顯示產業發展成長起來的企業。”新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特儀科技,在光電顯示自動化檢測設備領域已深耕十年,公司董事長王世銳說,廈門完善的產業生態和投融資環境,為特儀科技發展提供了充足“養料”,“公司早期客戶有不少就是廈門企業。” 王世銳介紹,特儀科技的業務涵蓋光學性能檢測、視覺檢測、色斑修復等。在業內能同時提供如此多服務的企業為數不多,特儀科技便是其中一家。如今,特儀科技已成為新型顯示產業鏈上的“配套專家”,客戶包括京東方、惠科、天馬微電子、三安光電、華星光電、友達光電等龍頭企業。 在為龍頭企業提供配套的同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與產業鏈相關方協同創新,助推產業鏈提質升級。 新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海邁科技,是建設信息化領域的龍頭企業,一直致力于推動BIM(建筑信息模型)國產化,公司不僅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一體化協同創新體系,還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與翔業集團、市政集團、特房建工、中建五局等企業,共同探索智能建造、智慧城市領域應用。 向“新”前行 爭做“長跑冠軍” 專精特新企業如何利用專長在市場上走得更穩更遠?不少企業表示,瞄準產業前沿開拓新技術、新產品,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是關鍵。 “我們在研發上堅持‘三個一’的思路,每年至少更新一次產品目錄,至少推出一款新產品,至少對主力產品做一次升級。”在特儀科技董事長王世銳看來,持續進行產品和技術迭代是保持領先優勢的關鍵,近年來,公司把握未來顯示產業機遇,與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三安光電等高校和企業密切合作,打造了多個首臺(套)設備。同時,特儀科技還積極向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拓展,培育新增長點。 立洲精密正積極向新質生產力要動能,公司總經理王亮介紹,他們正謀劃新一輪的“數智化”升級與工藝垂直整合,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制造效率和產品質量。“我們也將做好前沿技術儲備,計劃布局更多高端工業行業,比如說人形機器人、低空飛行器、船舶、航空航天等”。 在火炬高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成為激發新動能的創新因子,產業發展的“腰部”力量。據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火炬高新區從政策支持、技術、人才、資本等多方面夯實要素保障,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構建梯度培育體系,并積極做好宣貫、服務工作,組織專家團隊入企問診,多舉措厚植專精特新企業茁壯成長的沃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