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臺海 > 正文

農業農村部、國臺辦批復同意 廈門同安設立臺灣農民創業園

2024-12-06 09:10:38? 作者: 林健華?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農業農村部、國臺辦批復同意

同安設立臺灣農民創業園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余雪燕 馬晨萌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布關于同意福建省設立8個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批復,廈門同安上榜。

同安區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五顯鎮為核心區,拓展至同安區全域范圍內的涉臺企業及其所在區域,總面積66904.58公頃。今后,將以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為依托,以種子種苗為主導產業,引導海峽兩岸種子種苗企業強強合作,推動聯合育種攻關和商業化育種,迎接廣大臺胞共同編織“田園夢”。

產業基礎扎實 強化對臺交流合作

扎實的農業產業基礎、深厚的融合發展潛力,是同安獲批設立臺灣農民創業園的重要原因。

同安區作為廈門農村面積最大、農村人口最多、農業占比最高的行政區,是廈門鄉村振興工作的主戰場,是都市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鏈的重要增長極。截至2023年,同安區年生產各類蔬菜種苗2億株,主要涵蓋茄果類、瓜菜類實生苗和嫁接苗等,輻射閩浙贛粵桂瓊滇等南方省市;在地企業種子年銷售量達12.6萬千克,是大陸蔬菜種子的主要批發市場之一。

作為全省唯一以“種子種苗”為方向的產業園,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對臺交流合作,累計引進臺資農業企業28家,年均引資超500萬美元,引進臺灣農業優良品種300多個、臺灣先進種植養殖技術50多項。

農業+科技 打造閩南“種業硅谷”

如今,同安正在崛起一座閩南“種業硅谷”。不斷提升同安種子種苗品牌影響力,離不開科技創新水平的提高。去年5月,廈門市農芯種業研究院在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成立,推動“農業+科技”有機結合,助力轄區農業企業抱團發展。

同安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安區臺灣農民創業園將明確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高端種業集群、兩岸農業科技融合發展先行區、鄉村產業振興示范平臺的定位,打造廈門對臺農業合作的主園區和發展高優農業的樣板,輻射帶動廈門農業轉型升級。

點擊

臺農為何青睞同安?

“在地域特色、氣候條件等方面,同安有利于復制小而精的臺灣農業發展模式。”同安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安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臺農前來大展拳腳。

數據顯示,同安年平均氣溫22.9℃,年降水量1491.6毫米,年日照時數1849小時。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量、充足的熱量,為熱帶、亞熱帶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緯度上,同安與臺南大致相同,為引進臺灣作物提供了合適的自然環境。

廈門百利控股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曾明寶就是被這片沃土吸引來的臺胞之一。他說,夏長冬暖的同安如同天然溫室,在此育種,大大提升了種苗培育效率。

作為兩岸往來和區域融合的重要區域,同安處于兩岸融合最前沿。近年來,從事果蔬、花卉種植、禽畜養殖及觀光農園的臺灣農企接連落地,全區現有臺資農業企業72家,許多“臺二代”“臺三代”受父輩影響留在同安從事“三農”工作。

不僅如此,同安是著名僑鄉和臺胞祖籍地,與臺灣情緣深厚、聯系緊密。早在明清時期,古同安縣就有68個姓氏、1000多個宗支渡臺,形成最初的“同安籍臺灣同胞”雛形。這成為廣大臺胞前來投資發展的歷史淵源。

相關

兩岸農業技術交流盛會16日開幕

以農為媒,兩岸融合發展勢頭正盛。2024海峽兩岸(廈門)現代農業技術交流大會暨首屆現代農業(同安)創新創業大賽將在12月16日開幕。

活動以“良種 良法 良品”為主題,將通過“1場農業創新創業大賽+N場農技主題交流會”多元化活動矩陣,匯聚海峽兩岸農業領域眾多專家學者、從業者,聚焦農業科技發展新思路和產業新需求,共探閩臺農業新質生產力提升密碼。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