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政協委員為促進全民健身支招
2024-12-05 09:16:32?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健身設施 如何從“有”到“優”? 思明區政協委員為促進全民健身支招 全民健身的“幸福圈”不斷拓展。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彭菲 圖/記者 劉東華)日益增加的體育場地面積,逐步提升的社區健身設施,思明正在不斷拓展全民健身的“幸福圈”。設施如何優化?如何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如何激發多元化運營的活力?近日,思明區政協委員聚焦全民健身的話題提出了多項意見和建議。 引入社會力量 為體育設施的建與管“加碼” 社區健身設施“建管用” 與全民健身息息相關。如何優化提升健身設施,解決資金投入和維護經費不足,專業的管理人才比較匱乏等問題?廈門市政協委員、思明區政協特邀研究員陳希梅認為,“應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或者通過捐贈、投資、設立專項基金等方式,保障運動場館、設施更好地服務居民。”思明區政協委員白群提出,不能完全靠政府投入,可以引入社會體育培訓機構,發揮專業力量,“在堅持全民健身設施免費、低收費的同時,從其他途徑給予社會體育培訓機構一定的支持。比如,允許他們進入學校開展課后服務。” 思明區政協委員在調研中還發現,目前公共場所的健身器材比較單一, “適兒化”健身區域和器材不多。對此,陳希梅委員表示,在新建或者改建時,可以邀請體育運動專家、兒童教育專家等共同探討,確定引入什么樣的體育設施。白群委員認為,應根據周邊群眾的年齡結構來規劃設施,比如老人多的老舊小區應該考慮“適老化”,在年輕人集中的社區可以引入智慧健身房。 為社會體育指導員搭平臺 統一管理更好服務社區居民 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管理和運作機制也引發了思明區政協委員的關注。白群表示,近期思明區成立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對這項工作的完善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他建議,可以發揮社會資本的力量,比如引入知名的體育品牌,允許他們介入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為體育場所冠名,反哺體育指導員的運作。 陳希梅則建議,應該利用數字化手段,為社會體育指導員搭建一個專業培訓、技能提升的平臺,讓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服務更加符合居民的需求。此外,也應該建立科學的補貼制度,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榮譽機制。 思明區政協委員還建議,應該統一管理機制,由協會統一對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志愿服務的時間、內容、地點進行管理調配,制定志愿服務考核機制,推動志愿服務持續覆蓋思明區的各個社區。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