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語文教育大會在廈舉行 北大教授溫儒敏答疑
2024-11-18 09:14:44?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語文教學應起到兜底的作用” 第四屆語文教育大會在廈舉行,北大教授溫儒敏答疑 東南網11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今年是語文單獨設科的120周年。16日起,第四屆語文教育大會在廈門舉行,11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語文教研員和一線語文教師齊聚廈門,共話教研經驗,探討優化語文課堂教學良策。 本屆大會由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課堂內外雜志社聯合主辦。大會邀請教育部統編本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名譽所長溫儒敏等知名教育專家共話如何構建語文教育的新質生產力,并設置了小學、中學分會場,開展語文教育教學青年論壇,為各學段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展示課機會。 當天,溫儒敏教授以視頻的形式帶來了一場題為《“三新”背景下語文學科教學重難點答疑》的講座,針對中小學教師教學中的12大困惑進行答疑。比如,有老師疑惑“整本書閱讀《紅樓夢》的閱讀目標不夠清晰,學生應讀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對接高考?”溫儒敏教授認為,《紅樓夢》需要有相當高的閱讀能力才能欣賞,學生可能有閱讀心理障礙,不要求深入研究探討,可以通讀、粗讀、跳讀,能“連滾帶爬”地讀完即可,考試主要考察對中國古代文化、古典文學的初步感悟。 溫儒敏教授說,當前面臨的問題是,中考及平時的語文考試都以高考為目標進行模仿,“這是不應該的”。在他看來,中考和高考屬于不同類型的考試。高考是更高級別的選拔性考試,需要具備一定的難度系數、效度等要素。然而,語文教學不能僅僅著眼于高考,還需要關注普通國民的語文素養以及他們的謀生能力。也就是說,語文教學應起到一種兜底的作用,要為受教育者的謀生、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考量,而平時的考試主要發揮檢測的功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