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校長、老師進社區進家庭正在進行
2024-11-18 09:14:0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校長、老師進社區進家庭正在進行 “00后”老師開始家訪 陳珍(左四)到學生家里家訪。(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一中教師進社區家長學校開課。(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佘崢 通訊員 顏彥)最近,你在家附近遇到過家訪的老師嗎? 上周一,在體育東村附近一棟高層建筑的電梯里,趙先生就遇到上門家訪的老師——下樓迎接老師的家長不停介紹孩子從小怎么上學,一旁孩子一聲不吭,整個電梯的人都知道老師來家訪了。 趙先生給本報教育類微信公眾號“廈門招考”留言:“看來家訪是真的,我在電梯里遇到老師來鄰居家家訪了。” 最近一段時間,廈門學校集中式的家訪正在進行——上月,廈門市教育局啟動第十六輪進社區進家庭(俗稱“兩進”)活動,從10月到12月,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老師要在這段時間,集中走進社區、走進家庭。市教育局特別強調,廈門教師的家訪貫穿一整年,每年集中式的“兩進”只是其中組成部分。 集中式家訪在廈門有17年歷史——2007年,廈門市教育系統啟動“三項主題”活動,“百名校長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是其中一項,它原本只是當年年度工作任務之一,卻被保留下來,成為廈門教育系統每年雷打不動的常規工作。 在人工智能時代,廈門反而將看似過時的“家訪”堅持了17年,老師們走出微信,走到學生家中。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陳珍說,俗話說,見面三分情,老師敲開家訪的大門,也會打開家長的心門。 更重要的是,這位數學老師出身的局長認為,面對面的家訪是微信無法代替的——老師通過微信,看不到孩子的生活環境,而孩子成長,是受環境影響的,“走近孩子,才能靠近孩子”。 不過,家訪這個“老革命”,也遇到新問題。 備課 “00后”老師看情景劇學習家訪技巧 在出發前往家訪前,深田小學先上演一部情景劇:家訪。 深田小學校長呂迦瑧說,深田小學才4歲,教師平均年齡30歲,其中有不少“00后”班主任。這些“00后”老師有熱情、有想法、有才干,但是,在與比自己年長的家長溝通時,多少會因經驗不足,或是受“社恐”文化影響,顯得力不從心。 深田小學家校共育部主任曾婕薇說,以往家訪,有的年輕老師過后后悔自己沒有發揮好——要么發現自己“搶麥”,或是正事沒說,被家長帶偏了。 秋季開學第一個月,深田小學利用學校每周二晚上的“亮燈工程”,由德育處主任、家校共育部主任、資深班主任等輪番上陣,為年輕老師進行家訪的操作培訓、模擬演練,例如,怎么跟家長預約進行家訪?一次家訪大概安排多少戶合適?進到家門以后應該做什么?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的建議?家訪之后還要做什么等等。 不僅如此,老師們還排練一場情景劇,將家訪中常遇到的棘手問題,都通過情景劇展示,年輕老師在看劇中,學習掌握家訪的技巧,譬如說,對于高知家長,老師要注意不要班門弄斧;對于二孩家庭,老師們要傾聽家長育兒教訓等等。 呂迦瑧說,在這樣的“手把手”教學下,“00后”的班主任們更加自信地敲響學生家的門,在家校溝通中更加從容。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