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區持續探索家庭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模式
2024-11-15 22:51:56?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思明區持續探索家庭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模式 廈門晚報訊(記者 沈淑婷 通訊員 陳華英)近年來,思明區持續探索家庭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模式,垃圾資源化利用途徑多樣,呈遍地開花之勢。廚余垃圾如何從“生態包袱”變身“綠色財富”,讓我們走進三個特色項目一探究竟。 蓮前街道蓮云社區居委會旁,有一塊近700平方米的“生態云農場”,并設置有酵素宣傳角,一場場生動的環保實踐課就在這里上演,居民們用廚余垃圾制作的酵素肥料噴灑蔬菜,實現了“從餐桌到田間”的綠色循環。農場每月舉辦勞動日活動,志愿者們積極參加,宣傳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理念,多個綠色環保家庭在這里誕生。 風景如畫的東坪山上,西林社區東山社和東坪山社的居民正進行一項嘗試:把廚余垃圾埋進菜地里,自然發酵后化為有機肥?,F場聽不到機械的轟鳴,聞不到腐壞的氣味,整個過程也不排放任何廢氣廢水,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末端處置壓力及農業生產和垃圾清運成本。7個垃圾投放點14桶廚余垃圾就地就近處置,變“廢”為“肥”,實現村居生活垃圾清運“零成本”,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動縮影。 在筼筜街道,環保酵素制作早已成為“時尚”。在湖光、岳陽等社區定期舉辦的交流分享會上,居民帶來了各色果蔬皮,并按比例添加水和紅糖,置于塑料容器內,經過數月自然發酵,可制成環保酵素,作為天然洗滌劑或洗潔精使用。這一過程既減少了廚余垃圾,豐富了親子環保活動的趣味,也讓居民生活多了一抹自然的綠色氣息。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思明區從源頭破題,嘗試以資源循環利用取代傳統垃圾清運,既是對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積極探索,更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具體實踐。接下來,思明區將進一步創新方法,讓綠色成為靚麗思明底色。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