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二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暨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開幕
2024-11-13 08:19:51?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挖掘“未來明珠” 扶持兩岸青年影人成長 2024第二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暨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開幕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臺灣義守大學在讀電影碩士莊時俊近期有兩個愿望,一是希望自己導演的短片《榴梿芭》能被更多人看到,二是想要當面向影視業的前輩們取經,聽聽他們是怎么戰勝拍片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的…… 在昨天開幕的2024第二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暨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上,他幾乎同時實現了這兩個心愿:作品在影展上獲了獎,近期將在集美展映;作為受邀主創,他有機會與魏德圣等一眾知名導演面對面交流。 作為第3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系列活動之一,2024第二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暨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昨日在杏林灣拉開帷幕,為兩岸青年電影人作品孵化創造良好生態,為廣大青年提供影視發展的“集美機會”。本屆影展以“潮起兩岸 映像青春”為主題,包括海峽兩岸高校短片大賽、“看見集美”臺灣電影展映、海報展等活動。 本次活動由省電影局指導,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集美區人民政府、市電影局、市兩岸交流協會、臺北市影音節目制作商業同業公會、臺灣電影制作發展協會主辦,集美區委宣傳部、省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省電影家協會、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 關注 參賽作品多達42個語種 海峽兩岸高校短片大賽規模、影響力持續升級 獲獎作品展現多元化創作特點 收到168所院校的965部作品、語種多達42種、投遞總數較上一屆增長了61%——作為此次影展的重要板塊,第二屆海峽兩岸高校短片大賽的規模、影響力進一步升級。在第一屆大賽的基礎上,今年的活動又擴大了征稿范圍,面向2020年—2024年度臺灣地區及東南亞一帶國家的高校青年影片開展征集。 征集于7月16日啟動,9月8日截止,收到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臺灣藝術大學、世新大學等海峽兩岸高校,以及紐約大學、墨爾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外高校的投稿。經過14位影視專家評審,23部作品獲獎。評委認為,這些優秀的青年短片作品在故事表達、視聽表現和人文關懷等方面均表現突出,展現了多元化的創作特點。 “影展為兩岸有志從事電影行業的年輕人打開了通往更大平臺的道路,我們可以從中挖掘未來的‘明珠’。”影展評審、臺灣電影制作發展協會常務監事、臺北市影音公會兩岸文創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俊榮說。 臺灣導演黃朝亮作為影展評委,他發現今年的獲獎作品中,有不少關于社會議題的表達,如臺灣藝術大學的《四坪半戀人》,關注的是臺灣外來勞工群體,青島電影學院的《口吃患者》以口吃患者為主人公展開故事。 在23部獲獎作品中,北京大學傅藝超的作品《離原》摘得最高獎項——“評委會最佳短片”。《離原》是一部科幻題材短片,編劇徐泓鈺在頒獎儀式上說,她和導演都曾有臺灣求學經歷,“希望兩岸交流因為電影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首設“集美題材”獎 兩岸合作團隊獲獎 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作為在嘉庚故里舉辦的活動,本屆影展特別設置了“集美題材單元”,鼓勵兩岸高校青年影人深入挖掘兩岸文化,聚焦集美學村故事與嘉庚精神進行短片創作。經過評選,由華僑大學、淡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臺灣)聯合創作的《兩岸心橋:我們同行》和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創作的《尋嘉路》獲得“集美題材短片獎”。 “我們的團隊成員有大陸同學、臺灣同學,導演是我們學校的馬來西亞留學生。”《兩岸心橋:我們同行》主創、來自華僑大學的劉燁介紹,此次作品緣起于幾個月前舉辦的一次兩岸高校論壇,“當時我們認識了臺灣的同學,大家很投緣,一起在廈門集美、泉州等地品嘗美食、體驗閩南文化,就想把這部分經歷用短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記錄我們之間共同的經歷和情感。”劉燁說,如今團隊成員都成了好朋友,大家經常在微信上交流,等自己畢業了也想去臺灣看看。 展映 優秀電影作品在集美展映 展映兩岸電影作品、獲獎短片,邀請主創、主演“空降”現場交流分享——近期,一批優秀作品在集美展映。海峽兩岸高校優秀短片于11月12日—11月14日在十里長堤進行放映。“看見集美”臺灣電影展映于11月11日、12日在寰映影城(集美ioi激光IMAX店)開啟,《816》《寒單》《愛你很久很久》《富都青年》的主創團隊與各位影迷朋友分享幕后趣事。 頒獎儀式上還發布了影展的“姊妹”活動——2024年有福電影兩岸電影文化交流周的入臺展映片單,《大鬧天宮》《阿搭嫂》等6部福建出品的佳作將于12月中下旬走進臺灣巡回放映。 特寫 臺灣導演魏德圣: 年輕導演的作品最需要被看見 執導過《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等作品的臺灣導演魏德圣,昨天一下飛機就趕來參加海峽兩岸青春影展。這次,他不僅作為活動嘉賓,還作為參展電影的導演來到集美,把“治愈系”新作《816》帶給廈門觀眾。 “我在2000年左右來過廈門,上次來是拍攝電視劇,講一個廈門人從鼓浪嶼到臺灣、后來變成‘船運大王’的故事。那個時候廈門還沒有這么現代化,現在變化很大,我還是覺得很親切,因為廈門包括閩南地區的文化都與臺灣很接近。”魏德圣說。 此次受邀參加面向兩岸青年影人的交流活動,魏德圣認為,影展承擔著“發現新人”的責任,“年輕導演的作品最需要被看見,當大家都很厲害的時候,怎么被市場注意到就變得很重要。”他希望兩岸的年輕導演能夠通過交流了解彼此、互相合作,尤其在題材的開發上,兩岸影人可以通過不同的想法碰撞,找到不一樣的創意。 在這兩天的“看見集美”臺灣電影展映環節,魏德圣將帶著新作走進影院。“《816》是一間病房的名字,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兒童癌癥病房里的故事,是一部‘笑中有淚,淚中有希望’的電影。”魏德圣說,期待大家走進影院,感受這部電影帶來的歡笑和眼淚。 鏈接 “青春光影成長基金”發布 集美全方位扶持兩岸青年影人成長 據悉,“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自2019年啟動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多屆,并于去年正式升級為“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成立了“海峽兩岸影視學院聯盟”,為兩岸青年影人提供多維度的交流平臺。 本屆活動中,為兩岸青年影人提供全方位支持的“青春光影成長基金”正式發布。該基金針對青年影人的需求,提供資金和技術的雙重扶持,精心定制“集美青年影人發展計劃”,深度挖掘集美影視產業與“一精神三文化”人文基因相融合的青年影人成長路徑,為兩岸青年影人提供展示才華、實現夢想的平臺。 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行政區和省級兩岸融合發展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區,集美同時也是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城市,青年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達46%。相關負責人表示,集美區將充分發揮青年聚集、產業匯集優勢,把海峽兩岸青春影展辦好辦強,讓更多青年朋友通過影展平臺,攜手投身兩岸交流合作,共創兩岸美好未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