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陳近南”原型 陳永華專題文史沙龍在廈門集美舉辦
2024-11-03 11:0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11月2日下午,陳永華專題文史沙龍在廈門集美舉辦(主辦方供圖) 東南網11月2日訊(記者 李霖)“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為英雄也枉然”,金庸先生在小說《鹿鼎記》中塑造了“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這個形象。實際上“陳近南”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就是福建同安人——陳永華。 11月2日下午,由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陳永華專題文史沙龍在廈門集美舉辦。與會專家學者交流了各自研究成果,為大家還原了更加真實、立體和飽滿的“陳近南”。沙龍吸引了在廈臺青、兩岸文創業者、高校青年學子、社會各界文史愛好者等近百人參加。 據悉,陳永華(1634—1680年),字復甫,福建同安人,祖籍龍溪石美(今龍海),乃明鄭政權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全心輔佐鄭成功祖孫三代,為收復臺灣、過化臺灣、經略臺灣立下首功,鄭成功稱之為“當世臥龍”,康熙皇帝贊譽為“忠義陳永華”。史學家連橫在《臺灣通志》中對其極盡褒美之詞,認為陳永華教會臺灣人通曉萬物之理,能夠躬行仁道,尊長于人;得以辦好各種事情,恩澤深遠。 據廈門集美區后溪下店人歷代口口相傳,陳永華小時候跟著開中藥店的祖父住在下店古渡老街,藥鋪和住宅至今尚存。另據了解,陳永華病逝臺灣后,初葬臺南柳營;臺灣歸清后遷葬故里,就在今天后溪鎮下店自然村內。 沙龍現場,致公黨中央黨史研究與黨務工作專委、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連心豪,廈門行政區劃與地名研究會會長盧志明,著名人文地理作家蕭春雷,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研究員方碧勇,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堅定等齊聚一堂,從陳永華的生平事跡和歷史功績,尤其是過化臺灣等方面深入研討。 亞太青年學院聯盟副理事長劉柏萱、平潭綜合實驗區旅游與文化體育局臺灣引進人才宋思緯等在廈臺胞也分享了臺灣為紀念陳永華舉辦系列活動及其影響力等。 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堅定說,歷史上的陳永華對“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功不可沒。1666年,陳永華在臺南建立孔廟,開辦“全臺首學”,成為臺灣文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一事件掀開了臺灣教育史的嶄新的一頁,中華傳統文化由此在臺灣島上系統而迅速傳播開來;島民對于祖國及其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與日俱增。”黃堅定說。 據悉,今年適逢陳永華誕辰390周年,在集美召開陳永華專題文史沙龍旨在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鑒往知來,增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集美區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華夏傳播研究會、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廈門大學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福建省連橫文化研究院、聚融壹家臺青創基地、黑貓兩岸青年文旅基地等單位參與舉辦了這場沙龍。 沙龍交流互動環節(主辦方供圖) 集美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堅定作分享(主辦方供圖) 廈門行政區劃與地名研究會會長盧志明作分享(主辦方供圖) |